logo

加强规范 让港城民宿更好发展

【连网】□ 徐黎一

 进入5月下旬,港城旅游接待也渐渐进入旺季。笔者调查发现,和往年不同的是,依托山、海、温泉等旅游特色资源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量、规模等较往年均有大幅提升。

民宿对于一座旅游城市而言,种种好处不容置疑。首先,民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旺季中住宿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民宿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延伸产品,由于投资数额不大,更容易为普通创业者所接受,成为旅游产业富民效应的一种具体体现;再次,与城市特色相关联,民宿也可成为一种自带流量的旅游产品,通过吸附游客到民宿体验,来提升一座旅游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但就目前而言,相对自由的发展让很多人误将民宿与渔家乐、农家乐画上等号。事实上,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想要发挥民宿真正的作用,让其在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中实现更多社会价值,亟待旅游商务市场等相关部门对民宿业进行规范。

有的放矢地出台地方性法规,以规范民宿从业行为。通过网络预订,通过口碑传播,家里有房就能开业经营,如此这般简易的操作让开民宿的门槛显得相对较低。但同时,由于缺乏监管,不仅住客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乱定价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住宿行业。但这仅是在缺乏相应监管的环境下,民宿业出现的问题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民宿,是经营者利用当地闲置资源,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民宿是旅游业转型的一个标志性要素,更强调的是本土化和个性化。为此,需要多部门联合,通过对民宿从业者、游客进行广泛调研,制定适合连云港民宿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对民宿经营者的行为,包括定价、服务、产品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规范,将其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一环来进行监管,从而保护游客、全体民宿经营者以及整个城市的利益。

在规范发展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出台一些政策来引导和保护民宿的发展。由于搭上旅游业发展的顺风车,不少民宿从业者几乎将目光放在了景区周边,这些地区虽然在交通上方便,但多处于城乡接合部,甚至较为偏僻的郊区,在生活便利度上,很难真正实现民宿所提倡的旅游生活化住宿的目标,水、电、通讯等往往都存在着问题,直接影响民宿经营者和外地游客对连云港的印象。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妨设立民宿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将其纳入旅游营销资金的重要一环,毕竟民宿环境、从业者的服务等都能直接反映出一座城市旅游环境的质量。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和保护民宿业的发展。既要解决水电气网等硬件条件,让更多有志于发展民宿的创业者有信心来经营发展这种新兴的产品,也要从文化、历史等软件配套上提升民宿发展的水平层次,例如定期开设旅游文化课堂,提升经营者和潜在经营者对城市旅游业的了解,为游客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民宿环境,从城市角度上说,也是让经营者成为旅游的义务宣传员。而从根本上说,我们更应当从源头抓起,在景区内外可以发展民宿的区域,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加大力气吸引更多不同业态不同品质的民宿入驻,规划与民宿相配套的餐饮游乐功能区,让民宿进入良性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旅游业的又一亮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