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牛娃”

【连网】□ 庄婷婷

最近,朋友圈经常被“牛娃”刷屏。这些孩子通常在幼儿园时就开始接触英语,看书都是看双语绘本,五六岁时就能认识一两千个汉字,会背数百首古诗,更有甚者,会画心肺复苏图,喜欢做数独,甚至还懂核反应……简直让大人汗颜。

不知何时开始,“牛娃”成为让众多小学生家长“羡慕、嫉妒、恨”的一个热词。与过去的优秀学生相比,现代“牛娃”似乎更侧重学业成绩,各类学科竞赛成了“牛娃”比拼的“课外战场”。而家长们在里面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除了为孩子报培训班,还要帮孩子出书、开书法展览、开钢琴演奏会、参加表演、当活动达人、搞小发明创造……一些“牛娃”小小年纪就赢得了很多“光环”。

“牛娃”这个概念的流行,其实是家长对孩子发展的一种期待。但是期待孩子的发展,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所谓“牛娃”,应该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发展特别突出的孩子,不要把“牛娃”定位在学科成绩上,不能用知识、成绩、获奖多少来界定“牛娃”,应该更看重孩子素养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家长特别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东西,掌握多种技能青出于蓝。但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家长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强制和攀比。“牛娃”毕竟是少数人。不少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别的孩子能,我家孩子也可以,却忽视了自己孩子这方面确实一般,但别的方面确有优势。换句话说,很多家长会以“牛娃”的标准要求孩子,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

其实,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优秀的,比如这个孩子形象思维特别发达,那个孩子语言能力特别好,这个孩子有艺术天赋……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的天赋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牛娃”。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教育观、人才观,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成长,不要一味去攀比所谓的成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