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连网】□ 庄婷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主题主线,严格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扩大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开展专项治理,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最低生活保障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要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情况清楚、手续齐全、张榜公布、整改到位、群众满意、档案规范”的工作原则,开展低保专项治理行动。要围绕群众关注热点开展大排查,排查困难群众漏报问题、申请低保便捷度不够问题、低保边缘困难群体得不到有效救助问题等;要加强信息核对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作低保规范文书,实现规范管理,解决“最后一公里”畅通问题。要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实际补助水平,坚决避免标准提高、补差不增加或少增加的“空调”现象,确保低保对象从提标中得到实惠。要进一步推进灾害管理体制、统筹协调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改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提高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乡镇农村留守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农村留守儿童负责人全覆盖,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

更新养老理念,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要坚定不移走积极老龄化之路,更新养老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要以养老机构等级创建为抓手,开展养老机构等级创建工作,通过等级创建、第三方评定、全媒体公示等方法,推动养老机构自主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要加强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力争每个县、区建有一所老年护理院,城市社区助餐点实现全覆盖,彻底消除养老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在消防、饮食等方面的实体性安全隐患。要强化多元化服务,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各项扶持政策,吸引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进入养老服务业,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准入、监管、退出机制,保障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要着力做好社区平台建设工作,持续拓展社区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设计不同类型的社区用房户型图,提供“菜单式”选项供社区参考选择,使社区用房布局更科学、更合理。要全面推广“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模式,不断规范提升,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探索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推进社区协商广覆盖,扩大村务公开和居务公开,推广以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微自治”实践,让更多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自治与协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发城乡社区社工专业岗位,培育发展民办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做好新时代民生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蕴含的思想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断提高民生工作水平,真正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创造实实在在、稳定持续的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