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骗提公积金多发 当反思的不仅是个人

【连网】(许兵)昨日《连云港日报》报道,最近,城区一单位职工因提供虚假异地购房材料提取公积金被查,该职工的公积金账户因此被冻结,5年内其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资格被暂停,同时其失信信息将被计入省、市公共信息系统,个人贷款将受到影响。此举绝非个案,报道中同时给出了今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全市已有84名职工因骗提套取公积金被冻结账户”。

政策规定,住房公积金虽然是职工“自己的钱”,但必须专款专用,一旦借助其他手段取得公积金,就涉嫌违规、违法,不仅给公积金日常管理和运营带来影响,也损害了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由此,对于骗提公积金的行为,我们有理由表示谴责乃至愤慨。但是,类似的情况一再发生,要反思的恐怕不仅仅只是职工个人吧。

按说公积金的功能,是在缴存者购买住房出现资金紧张或短缺时,助一臂之力,解燃眉之急。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一方面,因为房价节节攀升居高不下,一些中低收入人群往往有心无力“望房兴叹”,只好任凭公积金在难以保值、增值的账户中“沉睡”,甚至沦为“劫贫济富”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公积金提取有着诸多硬性的程序手续制约“门槛”,不符合相关条件的职工个人,很多时候根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顺畅提取“自己的钱”,开始大多是抱怨,后来也许就是心态失衡的不甘。

两相作用之下,一些职工便在部分房屋中介或头脑活络人士的撺掇下,支付数额不等的所谓手续费,以种种理由瞒天过海骗提公积金。这一管理方严格禁止并保持常态高压打击的行为,侥幸过关的可能有,但查实后的后果可谓严重:暂停提取和贷款资格,还将被计入公共信息系统,实在是得不偿失。

骗提公积金行为的公开曝光,在教育更多心存侥幸的职工遵章守纪之余,也提醒管理方必须时刻反思监管环节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一步强化制度把关,尽力减少乃至杜绝人为的“留白”。此外,在如何更好使用、提取在内的政策设计层面,也需要针对特定人群的现实情况合理简化提取手续,降低服务门槛,同时立足长远考虑引入“源头活水”,努力让公积金实现保值、增值。如此多管齐下共同发力,短时间当可遏制和扭转骗提公积金多发的乱象,长时间或能实现治本之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