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百年风华】第四十六期:“钢的担架队”——致敬支前英雄

解放战争中,广大群众在“全党全民紧急动员起来,全力完成支前任务”“有一分力出一分力”“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等口号的鼓舞指引下,组成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出现一派前方鏖战急,后方支前忙的壮观景象。有的组成子弟兵团,赴前线承担押解俘虏任务;有的组成担架队随参战部队奔赴战场抢救伤员;有的运输队运输武器装备和粮草等军需给养;绝大部分妇女则在后方磨面粉加工军粮、做军鞋,支援前线,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些工作,又是在各地支前组织的具体领导下,紧张有序进行的。

支前热潮

特别是解放较早的竹庭县,在鲁南战役中就抽调了1200余名民兵组成子弟兵团,随军奔赴前线,圆满地完成了押解俘虏的任务。1947年初,在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中,又组织了9000余人的支前总队,拥有600余副担架,在总队长李国栋、政委王士超的带领下,随军转战三个多月,出色地完成了抢救伤员等支前任务。

6月中旬,这支“钢的担架队”载誉归来不久,7月5日,全县又组织一支4000余人的支前总队,在总队长战冶山、政委温其彬的带领下,跟随华东野战军出征,转战鲁南、渤海,途经晋冀鲁豫四省37个县,跋涉4000余里,历时四个多月,在南麻、临朐、沙土集等战役中,不但抢救运送伤员600余人,还运送弹药给养近7万斤。1948年8月,竹庭县又组织了一支2976人、500余副担架的随军担架团,奉令随华野2纵队行动,在参加了济南战役、临沂战役之后,又随军转战碾庄、徐州支援淮海战役。

为了更好地完成支前任务,各县广泛开展了立功运动,涌现了一批支前功臣模范。1947年初,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后,竹庭县担架队受华东野战军通报表扬,并命名为“钢的担架队”,全队9120人,有7736人立了功,其中立大功的292人。担架队员刘存厚在青驼寺战斗中,因悉心照料重伤员立了特等功;董力生是竹庭县唯一的女担架队员,不仅和男队员一样完成了抬担架任务,而且还自己拿钱买糖、买米给伤员吃,遇到陡坡,她便跪着抬担架走路,以减少担架的倾斜度,荣立了特等功。1947年秋,担架队员张洪秀在南麻、临朐、沙土集三个战役中,面对浊浪滔天的黄河天险和敌机日夜封锁渡口的严重情况,挺身而出,独自撑船破浪渡黄河,他一人拿舵强渡50余次,把全队三分之二的民工安全送到彼岸,被评为特等功臣,誉为渡河英雄。二等功臣沈长友、胡秀伦,五进五出敌人封锁线,把伤员送到安全地带。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