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百年风华】第三十九期:三万担淮盐送梅园

1946年2月,苏皖边区政府在汤沟(在现灌南县境内,系原大德、大阜两公司所产原盐的集散地)成立了苏北盐垦公司,在两淮盐政总局领导下,从事原盐生产和销售,支援解放战争。当时苏北盐垦公司董事长是孙笃生同志,刘云同志任经理。

堆沟港是灌河入海处的海河两运的天然良港,建有五千吨级泊位水泥码头一座。在这里可以从内河通往苏皖边区各革命根据地,海运也可直通青岛和上海等各大港口。

日军投降后,堆沟的港口码头为我盐务部门所接收、管理与使用。码头虽然原为运盐专用,但当时处在战争环境中,除了积极支援前线,以及改善后方人民群众生活外,也承担盐以外的其他较大的运输任务。在苏北盐垦公司成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利用这个港口和码头运出了大量原盐,并接转了大宗粮食和其他物资,对支援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和解放战争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46年秋,中华救济总署名誉主席宋庆龄,经过多方面的斗争,争取联合国救济总署租用美国登陆艇,给苏皖边区人民运送面粉、奶粉、服装、药品和医疗机械等大量救济物资。当时,苏皖边区政府经过综合考虑,认为装运救济物资的登陆艇如果停靠在堆沟港,可以将救济物资卸下后从内河转运苏皖边区各革命根据地。于是决定登陆艇停靠在苏北盐垦公司堆沟佗地码头卸货。

在上海、南京做地下工作的我新四军卫生部部长沈其震得到这一信息后,心想:堆沟佗地是盐的集散地,如果能从这里拨一批盐,利用美国登陆艇运到上海销售后,将销盐款送到梅园新村以补充那里的活动经费最安全不过了。为此,他亲自到淮阴找到华中军区副政委谭震林和苏皖边区政府两淮盐务总局局长陈易商讨,决定从堆沟拨盐三万担,以解决我党驻南京办事处活动经费的燃眉之急。紧接着,沈部长又立即到堆沟找到苏北盐垦公司经理刘云,传达了谭震林副政委和两淮盐务总局的决定。

1946年8月的一天,刘云先写了一张便条派通讯员送给正在码头指挥卸货的坨务股长李向东,李向东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李向东同志,救济物资卸完后,原船立即上盐三万担放行”,落款是“刘云亲笔”。李向东非常纳闷,因为按照正常放盐手续应该是购盐者先到公司财务部门缴清购盐款后,再到稽征部门纳税,最后才能拿到放盐单,凭放盐单放盐。而眼下,只凭经理一纸便条,也未说清原委,而且放盐数量又如此之大,时间要求又这么急,其中必有缘故。为了弄清原委,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李向东拿着这张便条找刘云,他刚到经理办公室,还没用张嘴,刘云就对他说:“你把这三万担盐放完后,到我这里来一趟,我再跟你讲,一定要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李向东回到码头上,待救济物资卸完后,就立即组织装卸工人连续作战,突击装运,很快完成了三万担盐的装船任务。而在此批盐运往国民党统治区上海销售的运输途中,又被国民政府盐务总局税警团缉私大队所查获扣留,中共南京办事处董必武知道后专门给国民政府盐务总局局长缪秋杰写信,由缪秋杰好友何遂的儿子何康专程转交,缪秋杰接到董必武的信后当即批令税警团缉私大队将此批食盐放行,才使得此批盐的运输和销售顺利落实。

上海地下党接到这批盐并销售出去以后,沈其震带着这笔盐款送到南京梅园新村,受到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的热情接待。当沈其震向周恩来汇报了这笔款项的来历以后,周恩来赞扬并感谢地下党的同志和淮北盐场群众,为革命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