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板中二女杰”山海碧血映丹心

海州板浦古镇,紧邻204国道,古泊善后河水从镇南流过。近日,记者来到板浦高级中学,步入大门后在一条林荫道尽头,看到苍松翠柏丛中竖立着一尊洁白的双人塑像。塑像的主人公留着短发,身着上世纪30年代上衣下裙的女式学生装,面向东方。她们是被称为“板中二女杰”的张明和朱平。

而在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的第三坡段上,有一座巨大的烈士墓,墓中安葬着16位抗日英烈遗体,其中包括牺牲于小沙东海战的张明。和她一同参加革命的朱平,在“皖南事变”后被害于武夷山。她们将碧血洒向了祖国的山与海。

张明和朱平分别于1920年和1922年生于板浦(当时为灌云县城),学生时代分别取名张毓芝和朱芳。1939年,日寇侵占板浦,在城内大肆抢掠奸淫,残酷杀害平民百姓。民族危亡的关头,巾帼不让须眉,刚从灌云县初级中学(今板浦高级中学)毕业的张明、朱平,在焦急仇恨中决定去寻找一条实现报国之志的道路。当年4月6日,两人剃光头发,穿上男装,头戴草帽,挥泪告别亲人,奔赴泰州寻找新四军。

张明、朱平二人抵达泰州后,与友人惠廉会合。惠廉的三叔惠浴宇是新四军挺进纵队三支队的政治部主任。她们5月份来到江都县吴家桥,要求参加新四军。支队政委刘培善、政治部主任惠浴宇介绍她们到新四军皖南军部去学习。

三人穿起男式长袍,跟随带路的侦察员,踏上了奔赴皖南的旅途。从江都到皖南泾县,途经两省十县,行程八百余里。她们历经千辛万苦,于5月下旬抵达新四军军部。1940年初,张明、朱平被分配到军部直属印刷所做校对工作,并于1940年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同意,移师北上。张明随先遣队先行一步,朱平与军部同行,被编入教导总队。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朱平跟随军部突围,在突围至东流山时,教导总队被敌围困。朱平在一天多未沾水米、极度疲倦中不幸被俘,后被关进上饶集中营。

随军先期转移的张明于1940年12月抵达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张明被分配到阜宁县开展民运工作,她不仅要团结、组织妇女抗日,还要负责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的筹备工作。

1942年,张明担任阜东县东坎区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年底,调任新四军三师八旅政治部组织干事。这年夏天,新四军三师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池明到阜东县检查战备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张明相识。共同的事业把两颗年轻的心紧紧地连到了一起,当年秋天,他们喜结良缘。年底,张明被调到三师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任组织干事。

1943年3月17日,张明在随新四军三师干部队赴延安途中,乘船经连云港海面时,与日军发生激烈的遭遇战。在战斗中,张明英勇迎敌,于凌晨中弹负伤,船靠近赣榆小沙东海岸时,张明忍着伤口的剧痛,在张池明的搀扶下离船,不幸再次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张池明强忍着悲痛,带领着后面的同志,搀扶着负伤的战友,背着烈士的遗体,冒着枪林弹雨上了岸,进入山东滨海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在小沙东海战牺牲的烈士中,包括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及张明等共16人。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亲自为16位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英烈的遗体合葬在马鞍山烈士陵园(今抗日山烈士陵园)。

而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朱平,身陷囹圄,化名王洋,始终坚贞不屈。她和30多名被俘的新四军女战士一起,在狱中秘密党支部领导下,同国民党特务、军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42年5月下旬,日本侵略军逼近上饶,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部匆忙决定集中营向闽北转移。6月5日,集中营(对外称“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学员”在荷枪实弹的宪兵特务监押下,开始长途跋涉。6月23日,在集中营向建阳县徐市镇行进途中,年仅20岁的朱平被特务枪杀在兴田的公路旁。(记者史卫平)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