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经济“一季报”,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九大重点任务,“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首要任务。宏观经济保持较强增长动能,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不遗余力促消费、扩内需,激发较强内驱力,消费主引擎支撑强劲是一大亮点。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持续深化改革,立足国内大市场,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增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把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畅通国内大循环释放持久动能,不断夯实中国经济发展根基。
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内需政策落地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9%、21.7%、19.3%、18.1%。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我国不断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有力推动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当前,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70%,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数字技术赋能;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持续显效……畅循环、促消费、扩内需组合拳,不断迸发强大内驱力。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潜力,既为自身发展筑牢了根基,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性。
大国经济的特征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促消费、扩内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回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新型消费持续涌现,有力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促进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经济循环的血脉更加畅通,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