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灌云县东王集镇黄杨村花卉基地里,6万多盆绣球花长势喜人,其中的3万盆,即将被合作企业回收,为黄杨村带来约3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小小的绣球花,成为这个曾经经济薄弱小村庄的“致富花”。
在此之前,黄杨村的主要产业是稻麦种植传统农业,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村里350亩流转土地、光伏发电以及镇政府援建厂房的租金,年收入仅20余万元。2016年,黄杨村被定为省经济薄弱村。“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跑招商、找项目已经成为我们村两委几名党员干部工作中的‘头版头条’。”黄杨村党总支书记王顺能介绍,“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我们才能更好地带动村民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改善乡村环境、帮扶困难家庭,建设好美丽和谐‘新黄杨’。”
2019年11月,省农林厅组织举办“2019年全省林业帮扶对接会”,由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型企业对经济薄弱村专项帮扶。黄杨村与红豆集团旗下“江苏红豆杉健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帮扶意向书,黄杨村根据红豆集团的订单,量化生产绣球花。今年黄杨村正式开展绣球花种植项目,村委会流转16亩土地先行试点发展绣球基地。今年5月,4万多盆幼苗在花卉种植基地落地生根,带动村里10多户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困难的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何德超是黄杨村花卉种植基地的“元老”,花卉基地建成后,老何从农田走进花房,学习绣球花的扦插、养护、移栽技术,从“粮农”变成了“花农”。4个月的时间里,老何和工友们一起,在养护好企业供给幼苗的同时,扦插繁殖了2万多盆绣球花,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量扩容。“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农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土壤里长出好东西。农闲时间在基地里种种花,心里开心,多一份收入也能让日子过得更美、更有奔头。”76岁的汤朝林一边往花盆里移植扦插的幼苗,一边开心地说。
“下一步,黄杨村将继续依托花卉种植基地平台,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把带动村民致富作为村两委的‘头等大事’,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力争三年内建成特色花卉产业基地,并逐步进军电子商务,架构B2C经营模式,与黄杨村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全村更多农民拓宽致富途径。”王顺能表示。(王华林 尹永桢)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