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李埝乡法治乡村建设谱新篇

【连网】  今年以来,东海县李埝乡以创建“法治乡村”为抓手,把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积极打造集法治乡村建设、队伍保障、法律服务、宣传教育相融合的乡村治理途径,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形成符合乡村实际、群众安全满意的法治乡村建设模式。

坚持“立体化防控” 构建法治乡村。该乡建设立体化防控,形成联防联控一张网,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安全防线。推进“雪亮工程”覆盖立体化。辖区内33个基础网格监控探头200多个全部接入综治信息平台,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全力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强化安防力量无死角,联合网格员、片区民警和巡防队伍,实时监控网格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推动“雪亮工程”在服务乡村工作中的延伸引用。推进服务管理法治化。乡村实现网格员和警务助理全面参与站岗巡逻、平台值守、排查矛盾纠纷工作,实行社会治安隐患问题“清单式动态化”管理;成立以乡村干部、网格平安志愿者为主体的平安志愿者队伍,以“积分制管理”鼓励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平安巡防,搜集社情舆情反馈工作;在村两委统领下指导辖区内33个网格开展服务活动,以每周召开工作站网格例会频率,共同探讨网格法治建设工作。

打造“法治化队伍” 统领矛盾调解。全面落实“矛盾调解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村”机制,形成乡村逐级排查、梯次化解的矛盾化解格局,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水平。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各村成立以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警务助理18人为主体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全面参与村内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定期培训法律知识;成立一只调解队伍,即党支部书记品牌调解室,实行“党支部书记+党员+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乡贤”矛盾调节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一支“接地气、懂群众”的调解队伍;组建法律顾问团队,建设以村两委成员为主的人民调解队伍,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计合力调解纠纷10余件,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促进了平安乡村建设。同时,计划逐步健全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村法制指导员、稳定信息员、调解志愿者五支队伍,重点建设一批覆盖乡村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李埝司法所作用,加强乡村法律咨询服务,与“法律进乡村、一村一法律顾问”相结合,建设覆盖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法律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辖区居民依法维护权益、化解纠纷,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乡村“法治带头人”,提高群众法治素养。

坚持“法治化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建设道德大讲堂一处,每月一堂法治讲课,由法律顾问培训法律知识,讲解经典案例,解答群众疑惑;网格员、平安志愿每月一次法律知识宣传活动,走访入户发放宣传单,讲解法律知识,由法律明白人负责给群众讲解国家方针政策;组建了一支以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为主的法律宣传队,定期编排演出节目,负责乡村法律法规等政策宣传,为群众提供服务。目前,该乡村组织网格员开展2次《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另外,由网格员高建立编制的普法快板《网格队伍作用大》,以生动具体的表演形式,积极宣传法治文化,普及法律知识,受到村民的欢迎,力争通过法治建设,提升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力促和谐平安乡村建设。

坚持“创新化治理”推进法治建设。创新实行网格组团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服务管理水平。为提升网格治理,李埝乡成立了村级网格管理工作站,把邻近网格员组成网格小组,对小区出现的问题开展组团式服务管理,增强了小区网格治理力量。三员一团联勤,撬动小网格的“大治理” 。李埝乡加强村组网格治理力量,落实每个网格“三员一团”工作模式,协同处理村民事务,即网格指导员+专职网格员+网格协管员和“网格组团服务”,服务团主要负责人由乡派驻村干部担任,工作中互相联系协商,调解矛盾纠纷,服务居民群众,提升村民的生活秩序,共同推进基层网格社会治理。

李埝乡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建设以党建引领,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参与的“红色网格+平安乡村”“三员一团”“网格组团服务”等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将法治建设落在社会治理、落在村组、落在网格。积极推动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落实“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调解工作模式,完善乡村法律调解服务,加强法治教育,引导群众形成信法守法习惯,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通讯员 陈达 陆江 刘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