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壮大本土儿童剧,还需“中国风”发力

近日,我市首部原创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成功演出———该剧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线,突出彰显了我市独特的西游文化与山海文化,也填补了我市原创音乐儿童剧的空白。最近,该剧成功中标江苏省教育厅2021年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戏剧类。紧接着,大型亲子动漫儿童剧《冲吧!汽车人》也在我市精彩上演。

戏剧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儿童剧市场的不断发展,儿童剧演出观众人数持续增长。随着国内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加上“80后”“90后”父母对孩子艺术教育认可程度的提高,儿童剧消费群体还将持续迅速扩张。纵观我市的儿童剧市场,前景如何,发展又如何呢?

亲子体验热潮升温儿童剧市场分得“一大杯羹”

“连云港市的儿童剧市场,可以说目前基本是空白的。在我的从业历程中,已经创作过无数部儿童剧,于我而言,《寻找花果山》只是我个人履历中的一笔,但于连云港市而言,这是本土的首部音乐儿童剧,我为能参与其中而感到荣幸。”《寻找花果山》编导、著名儿童剧编剧薛梅接受采访时说,在创作中,她尽力提升了儿童剧寓教于乐的功能。

时至今日,“80后”“90后”升级为父母,而他们的子女接触文化艺术和娱乐体验的途径也更加多元,可获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更加丰富。作为“网生一代”,儿童群体接触互联网、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更加便捷,这也拓宽了他们对于文化消费的认知和需求,附带着亲子体验热潮不断升温。据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调查,中国80%的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30%至50%。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有预测,到2020年,中国幼儿的大消费市场规模会达到1.45万亿元。在此间,“儿童剧”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

实际上,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转型,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应用、影视产品、流行音乐等现代强势文化对舞台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市的文艺院团也在不断探索拓宽演出市场的创新之路。而在努力的背后,则是中国木偶剧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开心麻花儿童剧团、大船文化、聚橙网旗下的小橙堡等侧重面不同的大型演出艺术机构,都在以家庭与孩子为目标受众,不断开发贴近他们消费诉求的音乐、歌舞、戏剧等;尤其在对儿童剧的开发上,可谓有着亮眼成绩。忽略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的儿童剧市场,有数据显示,单2019年儿童剧光票房就已超10亿元。对于希望孩子获得更好教育的家长来说,这些浅显生动、具有教育意义的亲子剧,正在变得受欢迎。

“我认识很多教师同仁和家长朋友,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成长得如何,和家长的付出与教育方式有极大关系。”我市一位做亲子类主题公众号的语文教师表示。此前,他们公众号组织了一次儿童剧《绿野仙踪》的团购,在没有大范围宣传的情况下,团出了接近150张票。“看到这么多的家长都热情高涨地带孩子走进剧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与欣慰。”她说。

打开思维局限本土儿童剧要注重原创性

由于儿童剧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儿童剧剧场,同时各种儿童演出节、演出季的举办使儿童剧市场活跃度不断增强。“我们依据本土市场的消费需求,引进了音乐会、歌剧、舞剧、音乐剧、话剧、儿童剧、地方戏曲、流行演唱会及杂技魔术多种类型演出。不过自开业以来,儿童剧的上座率是所有演出类型中最高的。”连云港市大剧院工作人员王美丽介绍。然而不可否认,国外儿童剧是众多家中的首选,毕竟,无论是从创作理念上还是在内容输出、演出质量上,都已经具有过硬的市场实力。

不可否认,国外儿童剧的大量引进,激发了国内儿童剧市场的内生动力,促进了这一剧种的大踏步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地陆续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儿童剧演出节(季),集中展演国内外优秀的儿童剧目,不少戏剧节的品牌有了较强影响力,如中国儿童戏剧节、“春苗行动”等已持续举办八届以上。不过即便如此,遗憾的是,在本土儿童剧的原创性上仍显弱势;落实到更细致的层面,我市的原创儿童剧开发近乎处于空白阶段。“毕竟我们都希望咱们城市的孩子能够看到咱们自己出品的儿童剧。”市文广旅局艺术处相关负责人杨冬梅说。而《寻找花果山》的出炉,正是我市开发儿童剧的一个良好开端。

“我们希望这部剧能作为一个探路的先锋,更好地激发本土儿童剧开发。”杨冬梅说。时下,积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中汲取创作原料,在舞台呈现上吸收戏曲、国画等传统美学特质,激发观众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已成为国内儿童剧界的创作共识,相应地带来儿童剧领域的“中国风”,这一点是国外优质儿童剧无法取代和企及的。

实际上,《寻找花果山》的创作,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突出了原创性。据编导薛梅介绍,《寻找花果山》的创作扎根本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花果山不仅是我市的旅游IP,更是西游精神的赋能与载体,为本剧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该剧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中,巧妙融入新时代西游精神和孙悟空的英雄气概,拓展了作品广度和深度。“不论是成熟的艺术院团,还是年轻的民营机构,把儿童剧市场定位在开发上,务求以此为基本准则,方能打破国外儿童剧市场的竞争垄断,实现本土儿童剧的顺利突围。”

打破市场局限可与本土文旅融合相衔接

在人们印象中,儿童剧似乎总是“大猫叫叫,大狗跳跳”。事实上,儿童剧可以结合重大主题,综合利用舞台、服装、声音等手段,用童话方式来讲述和传递思想和内容,甚至可以跟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助推一座城市的文旅发展。甚至于,《寻找花果山》可以与花果山景区进行某种方式的联动,孵化文创产品,助推我市“西游文化”走得更远。

“一直以来,将旅游和演艺充分融合是不少景区都在操作的事情,但从客观上来讲,这并不是件想当然的事情,需要过硬的故事载体和精湛演技等。《印象刘三姐》还是少数成功案例,多数景区的旅游演艺还是不温不火。”业内人士表示。儿童剧则不然,对于现在的多数家长而言,带孩子看儿童剧近乎变成一种精神上的刚需。比如去年年底,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河北省话剧院承办了“儿童剧进景区演出”活动,精选了《狐狸与枪》《木偶奇遇记》《邋遢大王历险记》等多部优秀儿童剧,走进石家庄、衡水、保定等地景区,既满足了当地小朋友的观影趣味,也带动了景区流量的提升。“儿童剧进景区演出活动,不仅让观众在欣赏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同时,近距离地感受儿童剧艺术的魅力,而且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质,有助于增加景区的客流量,助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业内人士称。

“儿童文学与绘本可以是儿童剧艺工作者重要的创作泉源,反向的,咱们自己加大儿童剧的开发力度,也可以影响本土儿童文学和绘本的发展。”我市山山林美术馆相关负责人郭子玉长期从事儿童绘本教育,在她看来,本土儿童剧的开发,或许也可带动本土儿童文学和儿童绘本的创作,在此基础上,亦可带动“儿童文创”产业的进一步提升。郭子玉的说法不无道理。比如,此前由市文改办牵头组织扶持,连云港猴大王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打磨出品的本土原创绘本《花果山上猴大王》出版发行,这也是我市首部以本土IP创作的儿童绘本。“文创开发不是开发单一的产品,是一个系统集成,一方面需要做‘拳头产品’,另一方面更需要各方协力,开发产业链。”据市文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猴大王不仅仅有绘本,还围绕这个形象,打造出玩偶、抱枕、T恤、帆布包等几十款文创产品。倘若我市可以结合这部绘本开发一部儿童剧,势必可以带动周边文创的进一步提升。

图为《寻找花果山》演出现场。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