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王保利:坐在轮椅上的文学追梦人

【连网】(王艳  徐国海)他命运多舛,正值青春年华时,一场厄运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孤独、消沉、绝望后,46岁那年重拾文学梦想,用手中的笔和手机进行写作,完成了40多篇短篇小说和多部长篇小说。他,就是东海县白塔埠镇城后村农民作家王保利。

日前,王保利创作完成了33万字长篇小说《保人》,该小说讲述了农村孤独老人的情感生活,被列入省作协第九批重点扶持工程项目。坐在轮椅上的王保利对生活充满自信,在他的笔下,流淌着温润纯净、情真意切的诗文,虽历经坎坷与磨难,却始终坚定地追逐心中的文学梦想。

突遭厄运,一米八的汉子意外瘫痪

在王保利的记忆中,有一个情景深深刺激着他:有一年夏天阴雨连绵,80多岁的患病母亲躺在床上呻吟着,他用手摇动轮椅,简单地做点饭,边照顾母亲,边用手机写小说,屋里四处漏雨,雨水伴随着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我当时非常绝望,甚至有过一头撞死的想法。”坚强乐观的王保利每当回忆起这一幕,声音哽咽不已。面对母亲一遍遍的唠叨,外人面前强装笑脸的王保利无法回避自身的问题,不断陷入痛苦和绝望中。幸运的是,这一切没有压垮他,反而激起了他强烈的生存欲望:我不做生活的逃兵,而是要做一位真正的强者。

王保利的不幸来自多年前的一次意外。1983年夏季的一天中午,在市区打工的王保利在干完一上午的体力活后,和几个同伴到附近一座桥头洗澡,凭着年轻气盛,他带着满身的汗水,猛然从桥面跳入静静的河水中,清凉的河水立刻让他通体惬意,舒服极了。然而,当天夜里,他便感觉下半身特别是两条腿又酸又痛,等到天亮,竟不能下床行走,且嘴和鼻子都发生了歪斜。经医生诊断,王保利两腿的神经被冷水“激”伤,为“多发性神经根炎”综合征,可能面临瘫痪,建议去大城市的医院救治。然而,王保利从小失去父亲,母亲一人持家,根本没有能力承受这笔昂贵的医疗费用,他只能哭着放弃治疗。

原本身高一米八的汉子,一下子完全瘫痪,只能每天窝在床上,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我不能坐着等死!”性格倔强的王保利并没有对生活绝望,他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开始忍着下肢的疼痛,尝试着自己穿衣服,爬下床来,半蹲着艰难地往前挪步,有时手脚并用,只为看一看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已出嫁的姐姐给他买来一台收音机,镇里也送来一辆手摇三轮车,这样,他每天自己摇着三轮车,到村里热闹的地方,跟大伙说笑聊天。孤单时,可以打开收音机听喜爱的评书、曲艺、文学等节目。

1986年的一天,王保利听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新闻集锦”征文活动的消息,他觉得自己能行。可家里没笔没纸,写不了。于是向本村的一个孩子讨了纸笔,很快写成了一篇征文稿。之后他向家里要了两元钱,让村里人顺便去十里外的镇上帮忙投寄。两个月后,邮递员给王保利送来了10元钱的奖金。原来,他的那篇征文稿在省电台播出了,获得三等奖。这让世界一片灰暗的王保利看到了一丝曙光,激活了他心中的作家梦。

笔耕不辍,文学梦想点亮灰暗人生

“写作,我心悦之,但却是件奢侈品。”王保利家境清贫,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写作之初借助新华字典,买不起报纸、书籍就到村部借阅,或到有藏书的人家看书。他曾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最多时,一星期写下几十篇作品,零花钱全用来购买笔、本子、信封和邮票。经济拮据时,他甚至放弃了写长稿的想法,只写短诗、短文,方便投稿。除了本地报刊,他的作品也陆续在福建、广西、山东、河北等地省级报刊上发表。

1989年6月,在当地镇民政助理的帮助下,王保利报名参加《青春》杂志社举办的作家预备班函授学习。函授老师的精心指导,使王保利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多篇习作入选校刊《作家之门》。此后,王保利驾驭文字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莫愁》、《青春》、《光彩》等国内知名杂志先后刊载他的短文,另有数十篇作品入选全国各地的文学作品选集。尽管依靠每月百余元的低保金生活,住着低矮的小屋,穿着最廉价的衣服,王保利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文学梦。

“哥,别伤心了,你写这些东西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啊?趁早拉倒!”2000年,一场暴雨将王保利多年辛苦写作的一堆手稿、日记、信函等浸泡成纸浆,弟弟的一席话让他的写作热情跌入了谷底。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王保利在坚持与放弃、梦想与现实的剧烈碰撞中苦苦挣扎,有时甚至靠打牌打发时间,麻痹自己。

日复一日平淡庸碌的生活,令王保利内心苦闷,文学时刻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2010年,他从电视上得知,有人通过低门槛的网络,成了红遍全国的写手,他沉睡已久的文学梦再次被唤醒。于是他捡回墙角的笔,掸去本子上灰尘,摇着轮椅走村串户,聆听农民兄弟的喜怒哀乐,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他创作的小说《高利贷》,讲述了一群渴望出国挣钱的农民,通过借高利贷交给劳务输出公司,最后公司倒闭,无处追讨钱财的故事。

关注农村,讲述新时期的农民故事

王保利的床头,有一块特制的木板,这就是他写作的案板,每次灵感来临,他蜷曲着身体伏在木板上,一写好几个小时,累了躺下歇会,睁开眼后继续写。许多书稿被塞进蛇皮袋和旧人造革包里,多数已经泛黄,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2011年底,王保利开始着手长篇小说的创作,经亲友帮忙,开通了手机微博,依托免费终端平台写稿,既节省费用,又能及时保存。他相继完成了《最爱苹果粉》、《机枪手》、《南店》等多部长篇小说。

“我的写作不赚钱,还要贴钱,家里人不支持,也不理解。”谈起几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过程,王保利几度哽咽地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和许多作家朋友给我提供帮助,鼓励我坚持下去。”王保利的情况受到县残联、镇民政和村委会的关注,镇民政帮他解决了低保、五保。2013年初,村里利用危房改造资金,为他和母亲建起了三间新瓦房;镇文化主管部门协调县电信局,将宽带接头拉进了他卧室的床头,以方便其用网络写作;县残联也承诺尽快为他解决一辆新式三轮车。同时,王保利逆境中顽强写作的经历也感动了更多同行。这一年的6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范小青由宁专程来到东海看望王保利,赠予书籍、慰问金、手提电脑等,鼓励他好好生活,轻松写作,赞扬他与命运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粗略地浏览了王保利的作品后,作家们表示,这些作品有生活基础、有真情实感、有写作功底……他们将王保利的部分作品带回细细品阅,并表示如果作品的确达到一定水准,将由他们出面协调联系出版部门,或发表,或付梓成书。

“我热爱文学创作,这也是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51岁的王保利如同路边朴实的白杨树,植根泥土,安静地倾听农民的心声,认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讲述他们的时代故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