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王征宇
暑天高温,周末就去乡下避暑,与妈妈坐在竹林路口择菜。竹林,如贮存了冷悠悠泉水的大瓮,土路狭长的身躯,鳝鱼一样在林间扭动,微风顺着它的脊背,一趟趟送来林荫深处的清凉……把长长的豇豆择成寸段,与妈妈絮絮绵绵闲话。我说,不晓得几时能落几场雨,这高温天真是不好受。韩愈形容伏天 “如坐深甑遭蒸炊”,今年的暑天就是这样。
妈妈的笑意从眼梢、嘴角,每一道皱纹里溢出:“今年因为天热,豇豆长得跟压出的圆面条一样又长又密,每天都能摘满满一篮,晒晒蒸蒸,放到过年都不会坏,烧肉吃,可好吃了。毛豆也长得结实,剥出来,过一下开水,装进矿泉水瓶里冻上,随时都可以倒出来炒,和新摘的一样鲜。”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妈妈,习惯先考虑庄稼收获,在她简朴直白的细说中,炎日的成人之美,不能辜负。
“下雨才凉快舒服。”我坚持道。
“天热,隔壁水根家的西瓜可好卖了,价格也好,他掏空了积蓄给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卖了西瓜手头就能宽裕些。”那一对皮肤黝黑,精瘦如老树根的夫妇,是村里勤劳致富的典型人家。乡下盖了楼,又帮衬儿子买房。妈妈接着又说,雨水少,蚊子就少,他们夫妇俩晚上睡在瓜棚,可有福了。
仔细想想,天热也并非一无是处。暑假到了,神兽出笼,应该有好多亲子团队,到山里来避暑。疫情之下艰难经营着的民宿、马术基地、漂流景区等地,生意可以热火一些。夏天的热,孕育着他们的希望。
卖冷饮的,自然喜欢酷热天长一些。而普通百姓,不想在家开启“烧烤模式”,就点份外卖,外卖小哥接的单子多,生意好,晴天出行也安全,他们必定是喜欢的。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921年游历汉口,写下俳句“一篮甜杏一篮暑”。甜常常包含在巨大的艰辛中。夏天,一篮的辛苦,孕育一篮的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