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同此不另

杨健民

记得以前收到朋友的来信,常常会在末尾看到一句:“嫂夫人同此不另。”觉得如此的表达甚是省事,把意思也表达到了。

中国古代的信札叫做尺牍,用词用字相当考究。比如信的起始:“惠书敬悉,甚以为慰。”“顷接大示,如见故人。”“前上一函,谅已入鉴。”如果表达思念之情,则是“别后月余,殊深驰系。”“暌违日久,拳念殷殊。”“分手甚久,别来无恙。”“故园念切,梦寐神驰。”如果表达对对方的钦佩之情,则是:“大示拜读,心折殊深。”“久钦鸿才,时怀渴谒。”“德宏才羡,屡屡怀慕。”“久慕英才,拜谒如渴。”如果祝贺新婚,则是:“忽鸣燕贺,且祝新禧。”“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遥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贺嘉祝。”如果致谢,则是:“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如果致歉,则是:“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如果拜托,则是:“冒昧唐突干请,惟望幸许。”“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如果请教,则是:“风雨同舟,愿闻明教。”“苦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甚盼时赐物,匡我不逮。”如果商讨,则是:“愚直之言,尚祈嘉纳。”“蒙雅爱,沥胆直谏。”“叨称至好,故敢缄阻,草沥数行,请鉴纳。”信的结尾,往往是:“匆此先复,余容后禀。”“铁此布臆,余容续陈。”“书不尽意,余言后续。”“匆此草就,不成文进,原宥是幸。”

不厌其烦举了这么多例子,在于跟大家一起分享过去的尺牍之美。现在网络、电子邮件、微信发达了,基本上不用写信,就是在电脑和手机上写信,也不用如此繁复,完全没有了过去的那般考究。久而久之,不是“说都不会话”,就是“写都不会字”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一家学术期刊工作,给不少作者写过信。数年前,突然有位好友花了几百元大钞,从网络上买到我给一位作者的信,寄回给我,让我大吃一惊。不久前,我收到《山东师大学报》原主编翟德耀教授的新著《文学编辑书简——学人与学报》,居然还完好无损地保留了近四十年前我给他的一封信,也让我感动不已。

旧时鸿雁传书,如今微信隔空传递,总觉得写信这事儿恍如隔世。我上小学时开始学写信,第一封信是写给在省城工作的父亲的。那时父亲给爷爷奶奶写的信,第一句便是:“双亲大人敬禀”,对“敬禀”两个字不理解,经爷爷一番粗糙的“解释”,才有所明了。后来,邻居不断地找我给他们在外地工作、参军、当民工的亲人写信,几乎每周都有。写信成为了我作文、练字的一种无师自通的实践,并且在村子里小有名气。当后来看到人家的信里有“同此不另”四个字时,就觉得我写信的段位还远远不够。还好在乡下也没那么多讲究,能把亲人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就行。

上了大学,第一次放暑假回到乡下老家,收到了一堆同班同学的信,大都是问候的。当然也有心仪的女同学来信,不过信封上居然没有具体地址,仅写了“内详”俩字。乡邮员是我的老朋友,每次送这种信来,都会大喊一声:“内详信”来了!“内详”成为了一个符号——那个时候担心什么呢?

我不仅帮人写信,而且替人写“情书”——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情书,是替一位女生写的关于失恋的“情书”。女生没有被一位男生所接受,心灰意冷,居然还要给他写个类似“最后通牒”的信。我很为她打抱不平,当然不是“满纸辛酸泪”,而是“一腔愤懑情”,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把我所能想到的优雅的大气的诚恳的“骂”人不吐骨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语言都用了出来。那封信足足费了我两个晚上的工夫,想必那位男生收到后,再也不会“同此不另”地对待下一位女生了。

1996年,我在香港岭南大学作了一次短期的访问研究。有一天突然收到刚满十一岁的女儿的信,让我惊喜万分。那如同北方旱地上蝗虫一般歪歪扭扭的字,爬满了一张纸。我捧起来读了一遍又一遍,不忍释手。我当即给她写了封回信,这也是我第一次为她单独写信,信的末尾特地写了“妈妈同此不另”几个字。据说她收到信后,一直问她妈妈“同此不另”是什么意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远方来信是永远令人惊喜的一刻。大学时代班上有个蒋姓同学被推举为“送信员”,每天课间操时到校园邮局公共邮箱里取出邮件,分发给同学。他捧着一大叠信件走过来时,一定是个兴味盎然的时刻,同学们蜂拥而上,急着撩起信封里的秘密,有如撩开一位陌生女郎的面纱。

我清楚地记得进入厦门大学的第一个晚上,趴在宿舍床上给家里人写信的情景。几天后,在集体参观建南大礼堂时,收到蒋同学递来的家里的回信,泪水情不自禁滚落了下来。偌大的大千世界,唯有家书是那个时候最真实的慰藉。一直到了谈恋爱时,即使是近在咫尺,也要向女友递上一封折成几折的情书——因为它比口头的爱情表白更能引起信赖感,并且可以再三阅读。所谓的“见字如面”,不正是由此而来么?

当然,情书毕竟是情书,在这里,就无须什么“同此不另”了吧。有谁愿意在这里拉个“另外”的家伙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