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雯
2015年,关于女作家同时也是《三体》编审之一的杜虹遗体被冷冻,等待50年后复苏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波澜。新闻事过无痕,却在作家永城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位致力于书写商业犯罪间谍小说的作家,上世纪90年代就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曾经深度卷入技术与商业的作家,对现实自然有着普通人没有的灵敏触角。他意识到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人们对未来想象的变化以及对时空意识的变化。于是,他开始想象,假如我们真的可以移民到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日长月久,这颗种子开始发芽,并在6年后结出了《复苏人》这一果实。
《复苏人》从新闻结束的地方开始。冷冻人秦朝阳在507年以后开始复苏,第一眼看到的是“一片无尽的蓝色”。永城笔下的未来是“科技冷淡风”与“废土风”的混合体。在一个类似于北欧的小镇上,一律都是二层小楼。人们居住的房间是不足20平方米的开间,带一间只有马桶没有淋浴的小“浴室”,因为人类不再需要进食获得营养,因而也没有厨房。房间正中央是一张沙发,沙发旁边是巨大的液晶屏幕,可以选择1500种外景。读到这儿,我恍然,这哪儿像未来,更像监狱啊。有意味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通信技术并没有升级迭代,反而退化了。未来的人们依靠“试读器”和万能耳机,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同样的,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公共空间也基本消失了。
在永城的想象中,500年后的未来,私有制废除了,电脑系统计算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物品的总价值,并将其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世界统一为单一的政体,民族、种族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私人感情,人们重新凝缩为原子化的个体,接受完全一致的价值观教育,成为面目模糊又极其一致的复数制个体。人们接受专制化管理———在荷艾文区,独裁者是波特曼;在整个地球,权力归属于地球公社委员会。这样的世界,永城讽刺性地称之为“一个彻底公正的完美世界”。
真的如此“完美”吗?不仅在这个时代苏醒过来的冷冻人感到恐怖和惊惧,如坠地狱,我们这些进入小说的读者也感到了森森寒意。
正是意识到“完美世界”的黑暗和荒诞本质,永城立意要让携带着我们这个时代血和肉的复苏人与“完美世界”发生碰撞,以期深入到肌理,探索未来的历史成因。
是的,这正是永城的深刻之处。他不认为未来是从虚空中诞生,恰恰相反,未来是从当下的母胎中分娩的婴儿,未来的一应或许都能在当下寻找到蛛丝马迹。在小说中,复苏人与“完美世界”的根本联结点,是一种叫作蓝质的物质。集科技与能源于一体,可以说是“完美世界”的支撑能源。某种意义上说,5位复苏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正是为了以接力的形式讲述蓝质的历史。未来的历史是一部能源争夺史———蓝质从洞穴中被发现到引起争夺,到新的国家巴土联邦的成立,到强尼家族获得蓝质矿的开发权,在争夺过程中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再到人类大同世界的成立,最终“复苏计划”启用,复苏人醒来,世界再起波澜。
我们心惊胆战地发现,这一围绕能源环环相扣的历史,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基于人类的历史,基于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于是,很奇妙的,当我们试图通过《复苏人》凝视未来的时候,我们也在未来的镜像中发现了过去。过去、现在和未来就以这种方式缠绕在一起,共同塑造着我们。以过去为矛,复苏人戳破了未来之盾,发现了“完美世界”的最大秘密:这是一个失去了创造力的时代。未来的完美人们只能通过压榨复苏人的梦境,来获得维持社会运转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表面上民主和完美的未来,其实是穷途末路的未来。小说的结尾,波特曼将军,这位曾经的世界共和的缔造者说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你们以为实现了天下大同,万众一心,一致的财富,一致的观点,一致的思维模式,一致的命运,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人人幸福美满了?可你们错了!你们失去了善恶美丑!没有恶就没有善!没有丑就没有美!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失去了创造力吗?因为创造力只能来自个体的差异!只能来自自私、嫉妒和欲望!只能来自模仿、分裂、异化,来自追赶、角逐、超越!”
如果说,上述箴言是对追求一致性的未来人的告诫,那么,波特曼将军还有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还有爱!有私心的不能与人共享的爱”。移民到未来的秦朝阳终于发现了真正的自由:自由的要义不在于挣脱束缚,不在于视他人为牢笼,而是有能力与他人建立深入的联结,进而彼此联通,共享生命的情境。
这或许也是永城对读者的期望。经由一场文字旅行,通过凝视他人的经历,发现自己,共同抵抗被科技所规划的“完美世界”,也为去往未知的未来积攒勇气和力量。那么,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