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情溢家园

王家业

真实的生活才能丰富作家的艺术创作,充实的生活才能对生活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和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张学德作品中的乡愁、情思、野趣,以及涉及的人、事、物、景,都是他的所见、所闻、所遇,都是他创作的第一手素材,是他的真实感情流露,灵魂砥砺和心路历程,所以,作家创作的闸门一经打开,就文思泉涌,奔腾而出。

我曾在一所中学任教,学德则是这所中学的学生。他后来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以至校长。退休后,他用网名在《连云港日报》上发表了情深意切的文章《老师,你好吗》,在朋友的协助下,我们师生终得重逢。受学德的邀请,那年初夏,我去了距县城20公里学德的家。他的家临潮河湾畔,两层小楼、一间边屋,宅子就坐落在广袤的麦田边,小院被碧绿的小麦和树木包围着,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学德带我在他家的小院转了一圈。小院里散发着岁月温厚的光泽,疏密有致地生长着枝繁叶茂的树木,默默地泼洒着绿荫。一棵高大的洋槐,一串串洁白的槐花开满一树,空气里都是槐花的清香。这个小院美化了学德的住宅环境,也成就了学德一篇又一篇文学作品的问世。

灵魂里的缕缕乡愁

潮河湾畔,学德生于斯,长于斯。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怀有深深的感情。土地的滋养,乡风的熏陶,亲人的培育,都在他的心灵深处烙下明晰的印迹,这也促使他以自己对家乡的爱而奉献一腔热血,在教育岗位上开出了让家乡父老欣慰的亮丽花朵。所以学德的文字里,无处不体现家乡的美丽和可爱。在他的笔下,潮河湾像一幅美丽淡雅的风情画。远看,曲折蜿蜒的潮河,如同在天边流动的一缕白云,像飘拂在大地上的一条绸带;近观,水波不兴,鱼翔浅底,飞鸟盘旋。潮河岸边耸立着一大一小的凉亭,虽不比长江岸边黄鹤楼的古朴儒雅,洞庭湖畔岳阳楼的恢弘气派,但它将这湾清水勾勒点缀得更具神韵。早晨,旭日的霞光映照在宽阔的水面上,你会欣赏到一河绚丽多彩的玫瑰;夜晚,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你会意外收获到一河晶莹剔透的碎玉。作为潮河湾人的学德,让读者感到他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以及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学德还感慨地说:家乡在他的意念中,她的亲切程度如同母亲,她的水土滋养了他的生命,她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充实了他的生活。家乡有他说不完的故事,恋不够的人、事、物。那流淌在他记忆里的河塘溪流的生命之水,是他的最爱。《那顿野鸡汤》《心中常念家乡水》《满怀深情话茅草》《洋槐花开乡愁新》《那片苜蓿地》等篇目,都透出他对家乡的爱和依恋。

学德书中展现的生活场景,一瞬间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勾起了我灵魂深处的甜蜜回忆,年少时的往事纷至沓来,我仿佛看到了我成长的家园,那里有我和小伙伴们在野地里奔跑,在河水里戏水,和同伴做游戏、捉迷藏、捞鱼摸虾,过春节时和孩子们放鞭炮,挨家挨户磕头拜年,玩疯了就放肆地高声大笑。读者会和学德一样,对家乡有着刻骨铭心的爱。

血液里的绵绵情思

在学德的文字里,涌动着对亲人的爱和怀念的绵绵情思,一幅幅爱和怀念的画面真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撞击着读者的心灵情感,触动着读者对父母及亲人的感恩之心。

《母恩难忘》一文中,学德写道:“母亲虽然离世已久,但我无时无刻不感到自己被深深的母爱浸润着。无论是日常生活、影视作品,还是与人交谈……但凡涉及‘母亲’二字,我即刻会感到有一股灼热的电流从母亲身上极速而来,直达我的心底,旋即传遍全身神经末梢,这是流淌在我的血管里永恒不变的母爱啊!”在《父爱永存》一文中,学德有这样一段文字:“学校在街西头,离家有几里路,村子里只有我一个人在镇小学读书,所以起先都是父亲接送。到我自个上、下学的时候,父亲过几天就会给我几分钱买油条或糖、小脆饼吃,有时还会给我吃白面馍、卤汁猪肉。”这些催人泪下的场景,读者清晰地感觉到,学德父母盯着儿子的目光像怎么扯也扯不断的线,紧紧地缠绕着儿子,父母的恩情在学德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些年,学德的家庭虽然清贫,但那种随意的自由和融为一体的亲情,弥漫着柴米油盐的味道和安宁满足的味道,这就是幸福。学德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追求的不是物质的回报,在父母的心底,终极的幸福永远是儿子自身的优秀。因此,如何感恩,这种思维内核深处时时发射出强劲的冲击波,推动着学德去执着他从教的事业,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感恩父母,从而,他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他一茬又一茬学子们的爱戴和尊敬。

视野里的浓浓野趣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与田野为邻,学德沐浴着其乐无穷的野,也给他的创作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激发出他闪着亮光的灵感。喜人的庄稼,争奇斗艳的野花,生机盎然的茅草,风姿绰约的树木,合成天籁的鸡叫鸟鸣,都在学德的笔下生花。

闲暇,学德总是到田野里去漫步、观赏,吐故纳新,在休闲中采风,寻找创作的灵光一现。晨光中,他带小狗遛弯,闲看田埂上散布的几棵柳树,那就是一道风景,是镶嵌在他脑海里一幅美丽的画,给他带来美好的遐想。

学德对他家充满野趣和诗意的“小园”情深意长。学德顺着屋墙、场边拉起栅栏,就成了小园。在玉兰、松树下,摆两张石桌、两只石凳,就显出几许闲味;一些乱石,砌成水池,几块丑石,垒座假山,两枝修竹伫立在侧,顿显韵味;水池里绿叶生花,游鱼戏水,更增添了不少生趣。小园里花木繁盛。上面种野菜野草,生机勃勃,撩人心魄。那次我去学德家,他带我去小园走走,石凳上坐坐,花红草绿,鱼游蝶飞。棕榈树下,金银花旁,茂盛的绿草长成一片甸子。三五只鸡在草地上悠然捉虫,小狗在上面撒欢打滚,还不时与胆子大的公鸡对眼斗仗。读《家有小园》让我愉快地忆起那次去他家小园里那段闲情逸致的休闲时光。学德的集子里还有不少关于家乡野趣的文章,就连“草狼”也让他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在《永远的草狼花》一文中,他带着几分对草狼粒的讨厌又带着几分俏皮地写道:“那草狼粒最讨厌,粒子上布满密密麻麻万把钩一样的倒刺,碰哪粘哪。有时孩子恶作剧,摘一把草狼籽往你头上一按、一揉,你得要花好长时间才能慢慢地把缠在头上的草狼籽掰下。”“就连顽皮的小狗也惧它三分。”

学德描写的野趣,让我仿佛看见他脚下踩着软绵绵的湿草和春天开放的野花,在路旁露出笑逐颜开的脸庞,这一切都让我感到赏心悦目。

《潮河湾抒怀》,溢满了作家对家园的殷殷深情,家园也成了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