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辽阔 高度 与不知肉味

孔灏

孔望山

登东山累

登泰山累

而小鲁小天下之事

更累!

也有不累的方法

须看山是山

看海是海

当不舍昼夜的流水在眼前汇聚

且看点点鸥影似演习周礼

阵阵松涛

如奏响韶乐

———就让自己的名字

成为山的一部分

就让自己的眺望

成为海的一部分

多么辽阔的一孔之见呵:

这世间,真正的高度

总是需要

相互映衬

那个登山望海的人

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他没有回头

他从此以后再没有回来

从此以后

一座山,再没有离开

从此以后

海可以不等他了

海和他一样

有自己的远方……

注:此诗发表于2006年4期《诗刊》。

千山踏遍的人都知道:每一个“一览众山小”的瞬间背后,都会有长时间挥汗如雨的困顿和上气不接下气的艰难。两千多年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不知他老人家在登顶东山和泰山时,累?还是不累?

连云港市海州古城城东有山,其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00米,海拔高度123米,传说因孔子曾在此登临望海,故名孔望山。又据传说,孔子在孔望山登临望海时,此山尚被大海包围。所以,老夫子健步登上孔望山后,正看到山下海滩上有无数招潮蟹在不停地挥动大螯,错落有致,依序而行。孔子非常惊讶,认为这些螃蟹是在向他们这群来自远方的客人挥手致敬。于是转过身,告诉身边的弟子说:你们看,连螃蟹都如此知礼、守礼和行礼,生而为人,怎能连一只螃蟹都不如呢——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这一句深深的感喟,在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显得多么苍凉、多么无助啊!

孔子他老人家所说,虽然应时应景似乎是随口而出以螃蟹为例,但是,可真别小看了螃蟹!须知:那螃蟹,可是正儿八经见诸于儒家的六经之一《小戴礼记》的。按《礼记檀弓下》记载:“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说是“成”这地方有一个人,他的兄长去世后,他却不愿穿上孝服。有人告诉他:孔子的学生子皋就要到这里做行政长官了(子皋到来之后,一定会以孔子所授予的礼乐之道来治理地方),于是他立刻为去世的兄长穿上了孝服。成地的乡亲们看见他的所作所为,专门为他编了一首歌讽刺他:“蚕儿吐丝需要的筐,却长在螃蟹的身上(蟹壳形状似筐)。蜂儿戴帽需要的缨,却长在知了的身上(蝉的喙即嘴巴,形状似帽缨)。因为兄长去世致哀需要穿的丧服,根源却落在了子皋将要做长官这件事情上。”按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果关系理论所说,这故事讲的其实是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如,子皋为官,是一因多果;成地人为兄穿孝服,则是一果多因。但是,这种分析并不妨碍故事中的蚕儿、螃蟹、蜂儿和知了等等诸如此类之物在现实社会中的自身价值,相反,即使在这首讽刺诗中,它们都既体现了诗歌写作的比兴兼具,也表达了义理承载的礼之所在。

昔人论文,有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孔子一生虽自我秉持“述而不作”的原则,宗奉和效法古圣先王之道,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但却收到了以“述”为“作”的实际效果:他老人家所游历和指点之处,无论山水,无论人伦,无论政治,无论艺术,皆因其一言一行,一喜一忧,斐然而文,“化成天下”。 在孔望山,孔子除了以蟹为例、教诲弟子“不学礼,无以立”之外,他还有过什么样的宏旨与高论?典籍上已无记载。然而,作为一个登过泰山、游过渤海的山东人,老人家专程走了五六百里长路,巴巴地赶到此地登山看海,他眼中的山,可还是山?他眼中的海,可还是海?所以,可以想象:当孔子极目远方之际,那“点点鸥影似演习周礼”;而耳边的“阵阵松涛”,亦“如奏响韶乐”。这个时候,让一个人变成一座山,或让一座山变成一个人,都应当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感染力的画面之一了。

在《荀子·宥坐》章,有关于“孔子观于东流之水”的记载:子贡请教孔子说:“君子看见浩瀚之水就一定会认真地观赏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孔子答:“你看那水,普遍地施惠于天下万物却并没有自居其功,好比有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虽然弯弯曲曲也一定遵循应有的规律,好比重义;它浩浩荡荡无穷无尽,好比行道;它遇见岸坡决堤时,必定呼啸奔腾,以勇猛战斗的呐喊声回应着出发时的誓言声,即使前方是千百丈深的山谷也无所畏惧,好比勇敢;它注入量器后一定非常平准,好比法度;它不拘何时何地一旦盈满就必然溢往别处,好比公正;它姿态柔软应对万物,做到了待物和观物都能细致入微,好比明察;它涵容一切物质在自己的怀抱里出出进进反复淘洗,使它们一步步接近鲜美洁净,好比教化;它千曲万折也一定要向东流去,好比意志。所以啊,为君子者,看见浩瀚之水就一定要认真地观赏它。”我以为,孔子关于“君子见大水必观焉”的解释中,必然回荡着这一回,他从咱们黄海带回去的海潮声。

坚守住一个方向,恰恰获得了无限的辽阔;不畏惧向下奔流,偏偏成就了自己精神的高度。《论语·述而》篇有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或者,这“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与孔子在海州登山望海时获得的辽阔与高度,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庶几近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