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你想看“月亮” 还是“六便士”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新闻202  胡玉彤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除了眼前的身不由己,还应有美好的憧憬和希望。这句话一出现,便成为网络高频金句,经常被引用到文章中。其实,这句话所蕴含的意境,早在100年前,就被一个英国作家用在一本书的书名上,那就是《月亮与六便士》。

说到《月亮与六便士》,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书名中的“六便士”是指英国当时价值很低的银币,它代表着残酷的现实和世俗的物质;而“月亮”则高高在上,象征着理想和自由,是诗和远方。前者俯拾皆是,后者遥不可及,它们代表了我们人生中两种完全不同的追求与状态。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用王尔德的这句话来概括《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再恰当不过了。40岁之前的思特里克兰德,过着世俗的生活。在他小的时候,也曾经有当画家的梦想,但是父亲让他去学做生意,认为学艺术赚不到钱。之后,他的人生就是按部就班:结婚、生子,直至去世。但就是这么一个循规蹈矩的普通人,突然在一天做出了离经叛道的行为:抛弃幸福美满的家庭,放弃优渥舒适的生活,去寻找心目中的“月亮”,去追求精神上的伊甸园。

他对艺术如痴如醉,他逃离文明世界,循迹荒岛追寻自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艺术与生活的冲突,社会与自我的摩擦,感情与理智的反差,在思特里克兰德这个“疯子画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在那个如伊甸园般的世界,他创作了一系列不朽之作。但是不久,他得了绝症,当生命一点点抽离他那曾经世俗的躯体时,他耗尽力气在他所居住的木屋地板、墙壁上画下了一幅骇世巨作。临死之前,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妻子在他死后一把火烧掉他这最后一幅作品。作者运用巧妙的手笔,将情节安排得精妙而高明,更间接地引出主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观的探寻和对精神的反思。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月亮”和“六便士”亦是如此,人生中充满着无数可能,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我们无法得知,无论做哪一种选择,都会有美好,也都会有遗憾,重点在于自己问心无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