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油菜花里的文学乡

陈恒礼

兴化的油菜花天下闻名。千岛垛田上,万亩油菜花,轰轰烈烈,云蒸霞蔚——那可是与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日本京都樱花齐名的花海啊。每到赏花季节,人入花海,笑颜如花,陶醉其中,心旷神怡。

比油菜花更让我着迷的是兴化的文学。油菜花有季节,而“文学花”有时代。看看,在兴化的历史长卷上,排列着“千秋才人”施耐庵,明嘉靖后七子之一宗臣,“扬州八怪”诗书画三绝郑板桥,“东方黑格尔”刘熙载,民国新女性文学家刘韵琴,当代“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朱辉,紫金山文学奖得主费振钟、李明官……哪一个捧出来,不是兴化的文学花朵啊!

兴化早在2009年就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接着在2018年11月,石破天惊,举办了“中国兴化施耐庵文学节”并设“施耐庵文学奖”。该奖两年一评,每届评四部,每部作品奖金10万元。另设特别奖1—2部,颁发给兴化籍获奖作者。从此,兴化春有菜花节,秋有文学节,一年两节,一节物质,一节精神,一枝两花,并蒂盛开。

毕飞宇说,文脉在哪?我们是看不见的。它就在大地上,就在河里面,就在树上面,它哪儿都有。只要在这个地方生活,时间久了,你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个愿望,就想表达,就会把笔拿起来,是以诗歌方式、散文方式还是小说的方式这个并不重要。

如今,兴化的文学现象引起中国文坛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兴化作家已成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中坚力量。兴化文学创作人数之众,文学氛围之浓,令人惊讶。2012年,毕飞宇工作室落户在兴化市中心儒学广场,四进院落,古色古香,清静典雅。毕飞宇说不能让工作室闲着,时常回到这里举办文学沙龙,点评本土作家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又创办了广场书院,收藏的二万余册图书,全是他向出版社“化缘”来的,自2015年起向市民免费开放。

我一直好奇,毕飞宇说的文脉为什么会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延续传承?参观郑板桥故居和游览兴化古城老街小巷时,我在灰砖青瓦间寻找问题的答案,结果又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兴化古城和郑板桥故居等,不仅保存下来了,而且保护得非常完好?它们怎么没有交给房地产开发商呢?难道是兴化市的历届主政者,有银子不挣吗?

兴化市博物馆正门前的广场,地处繁华之区,商铺林立,熙熙攘攘。令我有些惊讶的是,就在这里,竟有一处亭楼,重檐翘角,鹤立鸡群般存在。此亭楼是始建于明代的四牌亭楼,毁后于1987年依原貌重建。亭楼内顶,满悬着的匾额,也依照当初悬挂的原样,邀请全国知名书法家重新题写,颜色字体各具神韵,功力深厚。由此,我忽然联想到在兴化市委市政府大门外,有一处独立的影壁,上书郑板桥的题诗原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要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里!文学的潜移默化,如春雨润物无声,浸润了兴化这片沃土。我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话:水灵灵的兴化油菜花,水灵灵的兴化“文学之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