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养老”值得提倡

□ 何为然

如果说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主流,他们的生活方式、目标追求一直备受全社会瞩目,并经常引发各种话题和讨论,如今,大概是缘于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随着银发一族群体的扩大,人们的目光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投注到老年人的身上,围绕老年人的生活和他们的养老问题,各种话题和讨论也日渐增多。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他们是如何安排自己晚年生活的?他们在物质方面有哪些困难和要求,他们在精神方面又有哪些向往和追求?他们过得快乐和满足吗?他们需要的又是怎样的快乐和满足……在这各种关注和讨论中,文化养老值得重视和提倡。

65岁的马女士,喜欢用智能手机拍摄自己喜欢的事物,每次拍完之后,精心修图,再配上几句优美抒情的文字,然后发到微信朋友圈后,朋友们的点赞、转发,让她心里美滋滋的。马女士的丈夫最近则迷上了在手机APP听有声书,虽然需要付费,但他觉得这钱花得值。

一楼有乒乓球室、卡拉OK厅,二楼有舞蹈、保龄球、台球厅,三楼有羽毛球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小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最近火出了圈,这里场地不错,收费合理,有人教打球,中午可以在楼下吃饭,非常方便。每天老人们络绎不绝,大家边交流各种话题边开展文体活动,“忙”得不亦乐乎。

城市里各种文化设施都在扩建和增多,向老年人敞开了怀抱,以连云港市图书馆为例,新馆共35000平方米,一层为读者自修区、报告厅和自助图书馆,楼上二至六层为开放式布局,处处为读者借阅图书报刊提供最大方便,整个阅览座席1800个,每天可为2万名读者提供阅读和活动服务。非节假日里,不少老人选择来这里读书看报,有的老人来回骑车将近两小时,乐此不疲。

此外,近年来很多城市老年大学报名火爆一座难求,折射了老年人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为解决供需矛盾,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为全国各老年大学免费开放了在线学习平台。“网上老年大学”小程序和APP上线后,两个月内总用户数已超过百万,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声乐教程》《服装搭配》《中医学基础》《电子琴》《葫芦丝》等等,每门的浏览量都超过了200万次。

无疑,随着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老年人开始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愿意参与更具拓展性的文化活动、购买品质较高的文化产品、享受更具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但另一方面,“文化养老”方兴未艾,整体情况却远非乐观,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如社会服务水平不高,从各个层面来说都缺乏相应的组织、引领和倡导;市场供给能力不足,对老年文化需求缺乏准确判断和深度挖掘,缺少场地,缺乏相应的文化产品,等等。

积极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全方位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实现“文化养老”,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而言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诚如专家所言,政府、社区、机构、企业和家庭缺一不可,要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努力帮助老年人实现“文化养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