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延忠
在重庆国家五A景区武隆天坑地缝游玩,导游告知停留时间和集中地点,我们按时离开景区,乘坐接驳车,前往集中地点,下车后找了很长时间,不见旅行社大巴车,原来是我们搞错了出口。导游来电话,让我们打车赶到下一个站点上车。生地方,弄不清楚新站点的位置,烦恼,着急。边上一排水果摊,有位女摊主三十多岁,中等身材,干净利索,听到我们对话,她抱怨导游交代不仔细,过去就有这种情况,还不是一次。她正在给我们叫车的时候,导游又来电话,让我们在原地等候,一辆大巴车顺道来接。女摊主搬出长凳,让我们坐下休息,打开热水瓶续水,又掰开一个大石榴让我们品尝,家里山地上长的,不要钱。山里水果有特色,我们每人买一份,带回去给家里人尝鲜。担心碰撞挤压,女摊主免费赠送塑料盒,帮助打包。说近年远路来游玩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生意越做越好。人互相照应,都能过上好日子。
那年夏天,相约几个同事,去安徽黄山看古村落。返程,下午两点多钟,到达高速公路芜湖段,车子有毛病,在附近的峨桥道口下高速。十公里外才有修理点,我们先下车,在收费站站台上等待。太阳当空照,地面热气蒸,不一会就汗流满面。一位值勤人员过来,问明原因,立即向站长汇报。站长从办公区前来,请我们到会议室坐。打开空调,摆上纸杯,更换桶装水,剖开大西瓜,拿来报纸杂志。椅子不够,去别的房间搬。站长忙完这些,才陪我们聊天。车子修好,站长把我们送到车边。回来多日,忆起那个收费站,心里还是暖暖的。我起草,同行者分别签名,给安徽高速公路指挥部寄发一封表扬信,感谢峨桥收费站员工给予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安徽广播电视台特地采访我,作了报道。
和朋友两家四口去云台山樱桃谷踏青,临近中午,经过糜竺湖堤下的“山里乐”农庄,门锁着。打通订餐电话,主人在果园里。十多分钟后,庄主骑着电动三轮车来了。他姓陈,麦收脱粒时,右膀子被麦秸带进滚筒里,截去小胳膊,命保住了,只剩一只手。老伴已经去世,女儿嫁在外地,做水晶买卖。几年前,女儿为他新盖楼房,开办家庭旅馆。樱桃成熟时,招揽客人采摘、休闲,挣些钱。已经过了十二点,冰冻鱼肉化冻费时间,有蔬菜和手擀面,下个青菜面吧。老陈说至少弄两个菜,青辣土豆丝,小蒜炒鹅蛋。老陈一只手当作两只用,两根烟功夫,饭菜就端上桌。饭后,又请我们品尝自采自炒的绿茶。饭吃了,茶也喝了,给钱,老陈不要,说粗茶淡饭,不用收钱,欢迎下次再来。
如今,不管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吃顿饭算不了什么,和老陈素不相识,却热情招待我们。一天早上,在菜市场出口看到老陈卖杏子,还剩四五斤落脚货,要我第二天早上再来买。我说你家果树不打药,吃了放心,全卖给我吧。他往我车篮里放时,看到我已买了杏子,瞬间明白了什么,突然收回袋子。我丢下钱,夺过袋子,骑上自行车就跑,任凭他在后面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