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卢明清:事业的况味

【连网】我是在一次文友聚会的酒会上认识徐立军的,那天晚上的小酌,他和我都特别尽兴。徐立军住市区,我住新区,散场时他非要陪着我去公交站。一路上,他不停地夸我写的文章里面有爱心。我知道,他说的是我写的《牡丹花群》牡丹花微友献爱心的故事和一些关注年轻人学习、工作、成长的文字。那天夜晚的港城,街灯流光溢彩,天空群星璀璨,空气清新,让人的肺腑特别舒服。他看着我上了公交,还立在站台上向车上的我挥手。顿时,我的胸中有一股热流涌动,我庆幸,芸芸人海中,又遇上了一个知音,一位好文友。第二年,他的散文和我的散文一起获得了第三届玉兰花奖作品奖。

一段时间,我在有关微信平台和报纸上先后读到张文宝、李峰古、彭云、颜士友等著名作家写徐立军的文章,才知道他是一位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他用一贴膏药治愈过无数颈椎痛、肩周痛、腰痛、膝痛患者,成为非遗传承人。那时,我的肩周痛已有近两年的时间,我打电话给他,要去闻闻他那膏药的味道,请他为我治治肩周痛的毛病。他说,找他治病,要预约。这样的回答,让我不爽,心想,虽然你是“专家”,但是,也不能对好友耍大牌啊!我认为,作家的徐立军与专家的徐立军反差太大了。

后来,徐立军将他在新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定位发给了我,让我礼拜天过去找他。然而,我对他那膏药的味道似乎已经不感兴趣了。咱继续贴那些价格不菲的膏药。一天一天,将各种膏药粘上肩周的痛点,再拽下,再粘上,任麝香散发,穿透肌肉,直奔灵魂。那样的贴膏药,就像贴小广告,皮肤上留下了洗不去,搓不掉的橡胶痕迹。可是,那个穿衣服也痛,脱衣服也痛,开门也痛,关门也痛,醒着也痛,梦里也痛的肩周痛,就像猛兽,不怕那些膏药。因此,我又想念知音文友徐立军,与他预约,礼拜天去向他求医。礼拜天早晨,徐立军又将他在灌云的传承基地定位发给了我。我理解,他这或许是在告诉我他特别忙,无法脱身,或者是故伎重演,继续对我耍大牌。

徐立军 1970年11月出生,灌云县伊山镇人。灌云县政协第七、八、九届优秀政协委员,海州区第九届政协委员,连云港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九三学社连云港市科技支社副主委,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十、十一次代表,中国名医论坛第四、五、六届代表,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氏痹症外敷疗法”项目代表性、优秀传承人,十佳技艺传承之星入选人才。连云港市徐立军骨质增生研究院院长。2018年度非物质传承保护工作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图为徐立军文博会现场为患者诊治)

冬天,我让肩周疼折磨得寝食难安,礼拜四的晚上,我再次预约徐立军。他让我明天下午去找他。

徐立军的门诊在新浦国大国际花园 。推开玻璃门,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面孔,身着白大褂,眼镜滑落在鼻梁上,他就是我的文友徐立军,英俊的脸上永远挂满温馨的笑容。哦,现在我在徐先生面前是患者,该叫他徐医生了。他坐在堆满书籍的电脑桌前,将膝下袋子里草粉饲料一样的物质一一等量装进透明的小塑料袋子中,排在案子上。那草粉饲料一样的物料散发春夏秋冬大山、田野的清香。他看到进门的我,和我用老朋友相见时的那种表情寒暄,我向徐先生连连点头,说:“很好!很好!”

徐立军一边给我讲述他的从医历程,一边让我看患者痊愈后送给他的许多旌旗;一边让我欣赏书法家为他题的那些赞美诗词,一边让我了解徐氏治痛的理论;一边关心我的文学创作,一边把我拉进他的治疗室。

他坐定,郑重其事地向我要X光片。我说匆忙过来,没有拍片子。他注视着我的表情,聆听我详细描述痛情。我问他的膏药在哪儿?请他快快帮我贴上。他不紧不慢,取案头上一袋药料倒进药勺,再倒上褐色液体,反复地拌和,达到干湿适中的程度,从叠着的纱布片上取一块纱布,放到一块铁片上,将和好的物料装上纱布,压实,规整,贴上一块透明胶纸,用剪刀将纱布四周剪出折口,包着物料,用缝衣针将药包缝实。他的动作,就像女红绣花,熟练地穿针引线,熟练地将料包放在桌面上,掷地有声。他告诉我,这就是徐氏治痛的膏药。

徐氏膏药又叫“徐氏痹症外敷散”,大大超乎我的想象,这样的膏药没有麝香的味道,没有薄荷的味道,没有柏油的味道,据说由十几种中药材合成。也许你想知道那些药材叫什么名字,其实,就是告诉你也没有用,那配方剂量,才是医家之秘笈。

徐医生将这样一块温暖的膏药敷贴上我的肩头,压住那个痛点,打上胶带,让我穿上衣服。从下料到完工,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还没来得及和我说什么,他又接到前来就诊患者的电话。这批患者一行四人,是经治愈的患者推荐,从江西、沭阳组团来找徐医生。其中,两位女士是腰痛患者,一位男士是为奶奶的腿伤来询诊。在为患者诊断病情、配药时,徐医生让我进入医疗室,一起听一听他还没捞着告诉我的一些事项。

他问其中一位女患者的年龄。那位患者一时间把年龄给忘记了,吱吱呜呜,只说出自己是1985年出生的人。徐医生笑着对患者说:“女士年龄是一个敏感话题,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婚否?有没有怀孕?如果怀孕了,不能贴药。”并告诉我们几个肩周疼、腰疼的人,平时要睡什么样的床铺,病痛期间不要活动,少干活或者不干活,保持正确的行走、睡觉姿势,实现三分治七分养的目标。

许多愈者夸赞徐立军叫“徐一贴”。实际情况,也许有的患者只贴一次就不痛了,实现了徐氏治痛的神奇。徐立军告诉大家,徐氏治痛,现场包药,现场敷贴,一贴三至五天,如果一贴效果不显著,隔一两天,再来贴第二贴……直到疼痛消失。对于外地患者,长途来现场贴药不方便,徐医生就耐心地教来到现场的当事人和代理人,如何调药、包药、贴药。他告诉大家,带回他的药料,调药的褐色液体是老陈醋,回家到超市购买使用便可。他的话语就像母亲对孩子说话一样的慈祥,那种用心,就像羹汤一样情意浓浓,浸入你的脾肺。

徐立军20多岁从父亲手上接过徐氏治痛医术,成为徐氏第三代治痛掌门人,他将青春的种子种在了中医的田园,辛勤地耕耘。他坚持亲自采药,亲自焙药,亲自研药,亲自配药,亲自试药,现场治疗。多少个春夏秋冬时节,多少个夜深人静时分,他伏案灯下,读书、撰文、发表,做探索,走进大学丰富中药知识理论,创立了连云港市骨质增生研究院,并担任院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氏痹症外敷疗法”传承人。他继承传统医术,也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吸取大地精华,孜孜不倦地提高徐氏敷贴散的治痛效力,为患者带来了福音,长成祖国中医田园里的一株鲜艳的奇葩。

徐氏敷贴散治痛,为患者大大地节省了费用,也让患者避免了动用外科手术治疗的痛苦,既卫生又简便,让内病外治的医术得以较好地流传。

浏览徐立军的人生图画,我还看到了,许多患者成为了他的好朋友。他曾帮助著名旅游活动家刘善余治好骨质增生痛,还协调关系帮助刘老师搞画展,为其实现人生梦想。他深入社区、养老院、农村、军营、展会现场,做义诊,已经成为常态。他免费为丢钱的患者治病,并自掏腰包买车票送患者回家,医治了患者的病痛也医治了患者的心痛。疫情期间他积极捐款献爱心,受到社会尊重……他要出席市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他要去北京领奖……徐立军传承医术近三十载,为祖国同胞解除痛苦也为外国友人解除痛苦,上演的爱心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说实在的,徐立军小时候并不喜欢郎中这个职业,走出了高中学堂的门,他考进工厂工作,每日与同事们无忧无虑地上班、下班,享受按部就班的放假、旅游快乐生活。父亲的行医对徐立军耳濡目染,是那些病愈的患者回头找父亲感恩的场面和前辈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他,让他决心接过家业。

医德滋养医术。徐立军继承医术也继承医德,胸怀悬壶济世情怀,将优良门风发扬光大。他的爱人告诉我,灌云伊山是徐氏的根也是徐氏腾飞的起点,那儿还保留了徐氏一爿诊所,再忙,每个礼拜,徐立军都要安排时间回到伊山坐诊,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人民的厚爱。徐夫人的话,让我忽然想起,那个礼拜天,徐立军为什么将他在灌云县城的定位发给我。原来,他那是为了家乡一个需要急诊的患者奔跑,而爽约,他那是向我致以衷心的道歉啊!

我感觉肩头上的膏药温暖温暖,身心间有电流通过,脚步不想离开,但是,又害怕耽误徐立军的宝贵时间,我得向他告辞。他不让我走,说晚上他做东,找几个文友过来坐一坐,说说文学的那些事儿。他还告诉我,儿子也是学的中医,正在南京工作锻炼,将来一定会成为徐氏治痛的第四代传承人。话语间,他的眼角又挂上了幸福的笑容。

徐立军已经将为他人祛除疼痛当作了传家之宝,当作了一份圣神的事业。欣赏着徐立军脸上幸福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患者愈后脸上刮起的灿烂,看到了春天河水涟漪荡漾,看到大地生机勃发,看到山河无恙。我忽然对徐立军散文中的那些文字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想,他在百忙之中写出来的那些为生命塑造快乐,实践初心、追求诗意人生的文字,是最美最美的,和他的“徐氏痹症外敷散”一样,是最最芬芳的!

市领导吴加庆与著名书法家陈凤桐分别为徐立军题写“大医精诚”和“继承和发扬中华医学传统,为生民祛病痛送健康到万家”褒扬。

我在此郑重地告诉大家,作家徐立军和专家徐立军没有丝毫的差别,表里如一。

卢明清 笔名卢布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著有散文集《猴嘴散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