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衙门府邸记载古镇曾经风采

【连网】老海州城曾是州治所在,古镇板浦则一直为海州治下的重镇。作为海州府的经济、文化中心,板浦及其属下的中正,曾设立过多个官府治理机构——盐政府衙机关。

cw01a08d

(一)

早在西汉成帝元延年间,板浦(时为“北蒲”)就设有“盐官别治”,即东海郡盐治机关的派出机构,1992年东海县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中,有一片即为东海郡于西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时向朝廷申报的《东海郡吏员定簿》。这份当年的员工名册上写着“北蒲盐官吏二十六人:丞一人,秩二○○石;令史一人,官啬夫二人,佐二十二人,凡二十六人。”可见那时的北蒲即板浦已经有一个队伍庞大的盐治机构,北蒲的这个“盐官别治”驻地在今天什么位置已经不可考。

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明朝廷就在板浦设立“海州盐运分司暨板浦场盐课司大使衙门”,作为正式的盐政府衙,它的设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个朝廷盐治机构,才有了后来李汝珍之兄李汝璜来此机构任职,才有李汝珍入板浦,才有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的横空出世。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在板浦属下的中正街重建“莞渎场盐课司”,后来改称“中正场盐课司大使衙门”。这个“中正场盐课司大使衙门”和“板浦场盐课司大使衙门”为平行机构,但由于“板浦盐课司大使衙门”同时是“海州盐运分司”,所以“中正盐课司大使衙门”当在“海州盐运分司”治下。

其实,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开凿“官河”,北自沂、密州,南至涟水县入淮;长“一百三十里,阔八丈,盐课所经,官舫估(贾)舶,帆樯相望,故曰官河”,因漕运日渐兴旺,“板浦、南城舟船云集,商旅熙攘”,已成为海州地区经济重镇,那时在板浦曾有过河道治理和漕运的官方机构。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扩建板浦场,始置场官;两年后的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板浦场设盐司令一员,从七品;司丞一员,从八品;管勾一员,从九品。首任司令孟敦武,即敦武校卫(武散官名。金始置,秩从八品下。元沿置,升秩为从七品)。

清康熙年间开海,板浦既是海港,又是苏北三大盐运内港码头之一。因而在板浦设立了口岸监督机构,征收往来船舶货税,也包括盐税。

cw01a08a

(二)

自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板浦盐业生产初具规模,朝廷在板浦建成“板浦场”,到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板浦场隶属于“两淮都转运使”所辖,板浦驻有七品盐“司令”、八品“司丞”、九品“管勾”各一员(元《旧盐法制》),其品级相当于一个县治官员配置。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正式设立“板浦场盐课司大使衙门”,设有盐课司大使一职,首任大使丁乙、副使贾清。“盐课司大使”这一官职,简称“盐课大使”,从此时开始直到清代,在各盐场、盐池、盐井处所设“盐课司”,为基层盐务机构,设大使一人,秩正八品,掌场、池、井生产及盐税征收事宜,受运同、运副分辖,并统辖于运使或盐法道。光绪初年有盐课大使112人。据载,明初板浦首个“盐课司大使衙门”建在板浦中心河东孙家桥北侧,大使衙门初建时规模并不大,只有“官厅三间,后厅三间,书房二间,门楼一座,廨舍二所”(《隆庆海州志》)。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原淮安盐运分司移驻板浦,但仍称为“淮安分司”;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运判姚远翿详请建署。于是,对原盐课司大使衙门进行了扩建,与盐运分司合署办公;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板浦改归海州直隶州辖,原“淮安盐运分司”即更名为“海州盐运分司”,板浦场亦改为海州盐运分司辖管,对原衙门再次进行了扩建,增设了“大门、仪门、大堂、内堂、内室、东西书房。”(《嘉庆海州志·建置二·公廨》)。

《板浦春秋》作者姚祥麟先生“曾走访了镇内一些耄耋老人,他们回忆说:此衙门当地群众俗称‘分司衙门’,坐北朝南,面积约3700平方米,八字衙门,门前有一座狮虎浮雕影壁,大门上高悬‘海州盐运分司署’金字牌匾;前院东厢房内还建有一供奉财神菩萨的‘财神殿’;后院的西厢建金库和保镖房,东厢建花园;两院之间有木结构上带飞檐的古朴穿廊相连。衙门初建时十分讲究,地基下曾打进了上万根楠木桩。”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河北大兴的李汝璜调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其二弟李汝珍也随同来到板浦,当时便居住在盐课司大使衙门后院面对花园的东厢房里,李汝珍也就是在这里开始构思和写作《镜花缘》初稿的。

板浦盐课司大使衙门毁于1938年农历四月的日机大轰炸,后来成了一个废墟大空场,到20世纪50年代时,经常被当成群众大会会场和露天电影放映场;20世纪70年代后期,板浦供销社在这里建了煤炭场,后又改建为宿舍区了,现在已经难以找寻当年作为府衙的威严所在。

(三)

明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设“莞渎场盐课司”,那时“莞渎盐场”治所大约在今灌南东南沿海,史料载“莞渎盐场”位于“去治(即海州府)南一百七十里”。“莞渎场盐课司”和“板浦场盐课司”皆属于“两淮都转运使”所辖,后来因莞渎场产盐逐年减少,中正及其以东一带盐业正在兴起,于是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便在板浦东北处3公里的中正街重建“盐课司”,但名称仍为“莞渎场盐课司”。

cw01a08c

说起板浦历史文化,“中正”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所在,姚祥麟先生在《板浦春秋》中专门以“地灵人杰话中正”为题列出一节来叙说中正的辉煌历史。中正“原为海口冲积而成的一条沙龙,年深日久,淤积成一带高墟”。宋元年代,高墟上长有一棵槐树,历经百年枝叶繁茂,当时一些灶丁(盐民)、渔民便依这个百年古槐筑舍居住,因古槐处于东西的东辛、西临两村的正中点,故得名“中正疃”。直至今天,仍传说“先有大槐树,后有中正街”,在中正社区还设有“槐树村”建制。

就在这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中正街上,清光绪十八年,中正竟然出了一位武状元卞赓,当时中正街上卞宅处建造了一座“状元府”;中正名士出了不少,最著名的是与“板浦二许”齐名的“中正二乔”乔绍侨、乔绍傅弟兄俩,当时“淮海间无不知有二乔者”;中正还出了四位举人(乔绍侨、黄鸿业、唐霞耕即唐昆基、唐少霞),另有贡生、廪生、秀才近20人,所以有“中正文脉赛板浦”“中正出黑墨嘴”之说。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魏源任兴化(今江苏泰州)知县。第二年奉命改任海州分司盐运通判,办理淮北盐务。就是他在位于板浦东北与中正西街之间建了一条挡水的堤坝,史称“魏公堤”,这条堤坝使得中正与板浦相通。中正场号称“东连沧海,西接朐山,南襟莞水,北枕云台”,加之街中古槐名气,在当时被誉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cw01a08b

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位于中正的“莞渎场盐课司”副使茹理重新整修衙门,计有“官厅三间、后厅三间、卷房三间、门楼一间、廨舍二所”。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撤销莞渎场,新建中正场,在中正街建盐课司署也改为“中正场盐课司大使衙门”,“署在中正疃”即位于“中正疃青龙桥东北,年久倾圮,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移建书院于板浦,所遗中正场郁洲书院改为今署”(《光绪两淮盐法志》卷十四《廨署》)。首任大使曹梦笔(山西蒲县人,贡生),属海州盐运分司所辖。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中正场署迁至东徐圩,此盐课司大使衙门建筑即逐渐荒废直至消失。

这些官府机构的变更和官衙府邸的修造改建承载了板浦的文化,也记载了板浦曾经的风采。(陈婕 徐习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