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南下塘街是无锡的古老名片,是打开无锡峥嵘历史的窗口。
南下塘街位于无锡的梁溪区,一条古老的运河是街道运转的中轴,承载着千年不息的小桥熙攘、短巷吆喝,墨瓦白墙的今起明湮,还有穿梭于运河的橹号桨影。时间的车轮已将无锡带入如歌时代,连天遮云的高楼,长龙如波的高铁将无锡涂上愈发浓重的现代色调,但南下塘街如同一支幽响千年的悠悠长调,时时滋润着无锡飞扬的心,勾连无锡不愿忘怀的情感。
进入南下塘街的通道很多,无论哪一条都能快速切换人们的心绪,将视界带入寄情历史的现实版本。
一个黄昏的下午,我们进入了南下塘街。我们的脚步轻叩着青石板道,傍水而建的房舍高低错落,镂窗画门、墨瓦白墙,挨挨连连,稍作顾盼,就会看到门前的什物,透露着往日的信息。门前放着古盆古桶,栽插着铜钱草、睡莲、荷花之类的绿植,与门前悬挂的木质风铃,共同诠释着古老的含义。很多房舍还可以深入其中,静坐其里,或观,或想,或枕窗听桨,或抚门而思,与南下塘街进行心灵交流,增添无限浮想。沿途有很多无锡风情的小馆、特色小店,以及能够追溯历史的纪念场所,这些历史的缩影将游人包裹在往昔岁月的空间里,让游人多维度与历史靠近。
踏上清名桥,历史的沧桑袭上心头,这座建于明代的单孔大跨桥,见证着无锡的往昔。站于桥上,街道尽收眼底,宽阔的广场,斑驳的房墙在水边伫立,桥下的运河水面幽静,宛若一条墨绿玉带系在长街之上,房舍互偎,河桥相依,真是“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过往的游人流连桥上,竞相拍照。
兴致上来,我来到桥底,从下上望,桥如青虹,拱若团镜,水似呢喃,房像水墨,加之夕阳西照,街道被半黄半红的色彩笼罩,一张绝美的江南水乡图立于眼前。夕阳之中,河水之畔,几位老人趿鞋着衫,摇着蒲扇,坐在桥底的石墩上聊得起劲,看到我过来相问,便如数家珍,讲述着清名桥的由来,讲述之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江南水乡我去过多处,古老与美丽并不亚于此处,可从未看到当地人将河、将街、将桥当作故事,当作骄傲向游人诉说。因着时代的缘故,江南许多的老镇老村老街只剩下空壳,徒然地供游人观瞻,但像南下塘街这样居民正常生活的实在不多。街是化石,而人是活化石,人以景荣,人景和谐生息,也许这便是南下塘街引人前往的本质。
无锡并不像有的城市那样,鼓足劲儿狂奔,它总是井然有序,人物相谐,这也许就是无锡与世共进的独特基调。从泰伯建吴之始,这种基调滋润着无锡的世世代代。就像南下塘街,如此美丽,像一个香美之人,绝世而立,但却端庄、矜持与稳重,陪伴着无锡一路走来,直到今天。
如此说来,来无锡而不来南下塘街,实在是一种遗憾。(倪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