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财经新闻

港口打破淤泥质海岸建深港瓶颈

【连网】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采取的在复杂条件下淤积预报、疏浚土筑堤等核心技术,一举改变了淤泥质海岸建深水航道不断回淤的状况,对我国4000公里同类型岸线建港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昨日,国内港航界泰斗、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教授级高工金镠说。

2012年6月,我国在开敞式海域淤泥质浅滩上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正式投用。最新资料显示,随着连云港港主港区东端南、北防波堤的建成和航道的提档升级,2012年以来整个连云港港区堪称蓝色港湾。南京水利科学院专家刘家驹介绍,2012年以前监测表明,连云港港主体港区年均含沙量0.24千克/立方米以上,目前已降至0.1千克/立方米以下,这是连云港区海水由黄转蓝的根本原因。

连云港港属于典型的淤泥质海岸,近岸水浅滩高,整个海湾处于开敞无掩护状态。在这种高滩面淤泥质海岸上建设深水航道,业界曾探讨争论了数十年。“多数专家认为在淤泥堆上建航道,建得起也保不住。”市港口管理局副局长沈雪松说,航道开工前,每年超过200天连云港海域为黄色浑水,在风暴潮、台风浪作用下容易形成回淤,量可达正常天气下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为了打破淤泥质海岸建深水大港的瓶颈,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沿海开发领头项目,2012年3月,由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联合科研、设计单位开展的《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课题,重点解决海床性质及岸滩稳定性、水动力泥沙条件、航道回淤等技术问题。“特别是深挖槽技术的应用,将原先15万吨级航道等深线提高了4米,在海底形成一个槽,确保水流相对稳定。”沈雪松说,同时变边坡开挖技术的引入,有效保证了航道边坡不塌方,实现了回淤量很小的目标。两年多来实测结果证明:航道回淤量1025万方,为预测值的58%,往外海沿程回淤厚度不断减小。港湾海水越来越蓝,充分验证回淤量微小。

金镠表示,目前国内的天津港、黄骅港在淤泥质海岸建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像连云港港这样两年多来维持海水蓝色的独此一家。“连云港港在开敞式海域淤泥质浅滩上建成深水蓝色大港,这是几代港航人遵循规律、不断攻关的重大成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