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卢云,现任开发区猴嘴街道昌圩社区文书,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批女队员。
2011年,上大学一年后,我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报名参加了我军仪仗队首批女队员选拔,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幸运的30人之一。三军仪仗队,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威军威,一举一动展示着三军形象。每天8小时的常规训练,晚上加训1小时,训练时还要着5厘米高跟马靴,托近4公斤重的钢枪,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我终于练就了每分钟116步,每步75厘米,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的标准。那段时间,我先后参加了俄罗斯“斯帕斯钟楼国际军乐节”、土库曼斯坦总统欢迎仪式等重大仪仗司礼任务65场,荣获“优秀士兵”和嘉奖。每一次踢起铿锵有力的正步,我总是内心满怀激动,为我们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而骄傲,为我们伟大的国家而骄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又一次接到军队召唤,参加70周年国庆大阅兵,担任女兵方队教练员,负责第一排面训练。作为一名退伍三年的老兵,我毫不犹豫选择停薪留职,又接过了光荣的接力棒。
女兵方队第一排面,是整个方队中除领队以外的领头军,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排面。为了让队员更加直观地理解动作要领,我一遍遍打磨示范动作,甚至做梦都在纠正动作,每个动作都要经过上万遍的打磨才能准确无误。为了让排面整齐划一,我在队员面前架上一根符合持枪高度的铁杆;为了走好直线,我常常蒙上队员的眼睛,反复练习;为了保证每一步都是精准的75厘米,我带着队员晴天顶着风吹日晒,雨天就在阅兵村大楼里加练。长期站立使得腿部静脉曲张,千百次的喊口令又让声带受损发炎,这些我都挺过来了,但是看着队员脚上磨的血泡,肩膀上被枪勒的淤痕,我经常心疼地抹眼泪。所幸姑娘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在所有考核中,我们力压男兵排面,多次获得优秀排面的流动红旗,并收获了阅兵庆典上的精彩亮相。
五年的军旅生涯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既有家长里短,也有柴米油盐。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我坚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每一次入户走访,每一次细心服务,每一次暖心活动,我都会竭尽全力,把每一件细微的小事做到最好,因为我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一名三军仪仗队的军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荧荧之光,终将汇成璀璨星河。我将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做强国复兴路上的奋进者、搏击者,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社区最平凡的岗位上!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