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非凡十年,逐梦港城。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矢志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后发先至”奋进步伐,谱写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新篇章。 为全面展示我市各县区、功能板块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以及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务实举措,连云港发布推出《喜迎二十大 建功在港城·社长总编专访县区“一把手” 》专栏,详实反映全市各地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奋勇争先,努力实现新时代“后发先至”的担当与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1:09
连云区委书记华宏铭
1.59Mb
140座山峰层峦叠嶂,彰显着她的灵秀;118公里优质海岸线,舒展着她的壮美;17个岛礁星罗棋布,演绎着她的风情……汇聚山海精华,连云区坚定不移做强产业支撑、建设国际海滨城市、增进民生福祉,一步步将港城人的蓝色梦想转化为现实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开放门户、城市客厅”目标定位,全力打造绿色千亿园区,加速崛起特色鲜明的沿海产业高地,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今,连云区正争分夺秒抓住窗口期,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以展现支点高度的标志性窗口为目标,全面掀起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新热潮。
近日,在接受连云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连云区委书记华宏铭说,连云区将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决贯彻市委工作部署,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高效上久久为功,在统筹上持续发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对外开放、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六大攻坚战,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矢志以海滨城区之光为港城现代化篇章添彩。
聚焦沿海产业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面对面】问:从靠海吃海的传统渔业区,到黄海之滨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过去十年,连云区将追逐蓝色梦想的愿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请问,连云区在争当改革的前沿阵地、开放的发展高地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过去十年,是连云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十年。纵观这十年,连云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开放兴区,矢志向海发展,做足海洋文章,重点打造金属材料、清洁能源、油脂科技、新材料和资源加工、装备制造等百亿产业,强力推进港口贸易物流、滨海旅游、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集聚,全力打造绿色千亿园区,加速崛起特色鲜明的沿海产业高地。主要指标高速增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连云区委书记 华宏铭
主要指标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以上,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工业产值五年增两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两位数增长,连云开发区主要指标三年翻番。
特色产业加速崛起。益海盐化、华乐合金、三吉利化工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田湾核电站3、4、5、6号机组建成运营,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新能源项目顺利签约。千亿园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9亿元,是2012年的2.8倍;连云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园区考核中前进16位。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组建海州湾街道,宿城、高公岛撤乡设街,连云新城、上合物流园划归连云区管理,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成功举办。全省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运营。港航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产业快速集聚,累计落户市场主体9000余家,累计纳税超过12亿元。
【在现场】9月20日上午,连云区举行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开工仪式。据悉,该项目由中核汇能有限公司联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市地方国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22.34亿千瓦时,税收1亿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8.12万吨。”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的建成运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厂温排水域核光储多能互补新能源样板工程。
连云区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连云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核心、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保障,紧抓新能源产业发展历史性机遇,全力招引一批项目体量大、绿色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清洁能源项目。8月3日,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连云港海上风电产业集群3个单体投资均超过百亿元的重大新能源项目在连云区举行签约仪式。这些项目的签约落户、开工建设、建成投产,进一步推动国企与地方共生共荣,为连云区经济发展带来迅猛增长。
挖掘山海资源禀赋 海滨城市更具魅力
【面对面】问:海洋是连云区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过去十年,连云人谱写了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华彩篇章。请问连云区在提升海滨城市的颜值、城市的魅力,以及完善旅游城市配套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连云区由海而生、向海图强,承载着港城人民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蓝色梦想。过去十年,连云区在全力打造城市新中心,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同时,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发展全域旅游城市的思路和视角,加快打造市民游客向往的海滨度假胜地。先后获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美丽海岛、中国最美乡村路等称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连岛5A级景区加快创建,“江苏山海大公园”帷幕徐徐拉开。
全力打造城市新中心。连云新城一期全面建成,蓝色海湾、西连岛综合开发、碱渣池治理、跨海索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东疏港高速、海滨大道、跨海大桥、北固山生态廊道、新丝路零点公园建成使用,嘉瑞宝、大润发等城市综合体建成营业。
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领先。助推我市高分创成国家卫生城市、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连云港老街旧貌换新颜,云山片区加速崛起,宿城、高公岛、连岛等特色小镇蓬勃发展。
做大做强全域旅游。连岛游客中心、枫树湾无动力乐园、羊山岛集装箱小镇和八间房民宿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和热门打卡景点相继建成投用,成功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连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待国家文旅部验收,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4A景区、获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级海滨旅游度假区获批成立,连云港之夏、全国铁人三项赛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现场】连日来,在位于西连岛村的连岛中心渔港码头主体工程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穿梭,各类大型设备开足马力忙施工。中心渔港防波堤工程石料累计抛填完成约68万吨,已实现防波堤、护岸堤身主体“双合龙”。作为西连岛综合提升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预计年底基本完成防波堤、码头及护岸主体结构建设,竣工后既可为广大渔民的安全和有效生产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还将进一步推动西连岛形成集滨海观光、旅游综合服务、渔业生产、商贸于一体的渔港经济区,促进全市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西连岛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今年计划完成中心渔港建设,全面开工建设渔村客厅、滨海度假精品酒店、龟山渔村微更新以及景观绿化工程等,力争2023年完工。”连岛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践行初心担当作为 民生福祉更具温度
【面对面】问:过去十年,连云区如何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践行初心使命,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以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实现人民生活的高质量?
答: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过去十年,连云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厚的人民情怀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抓好区域教育、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此外,在连云,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里森林覆盖率43%,空气优良天数近300天。这里还相继创成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连云人的民生幸福更加可感。
区域教育品质持续优化。高标准建成云山小学、海州湾小学,引进苏州外国语等优质教育资源,与市属相关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云山实验学校、海棠实验学校加快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开展全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省美丽乡村4个、省特色田园乡村6个、省传统村落4个,黄窝村获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西连岛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坚持“一村一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530万元,位居全市第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区社会治理中心建成使用,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创成率全省领先,获评全国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群众安全感达99%。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在现场】在位于连云区新光路南、经七路东的云山实验学校的建设现场,百余名工人和十多台机械正在紧张施工。“目前我们做的是地下工程的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预计到10月底开始正负零以上工程建设。”工程现场负责人说,云山实验学校占地104.64亩,总建筑面积80645.5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后勤综合楼、宿舍楼、艺体馆、教师发展中心、看台、操场、桥梁、地下机动车停车库等,总投资约5亿元,于今年7月15日开工,计划2023年9月投入使用。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厚积成势的连云正御风而上,加速建设汇聚山海精华、展现支点高度的标志性窗口,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定义国际海滨城区的美好未来。(记者:连云港日报社全媒体采访组)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