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迈出新步伐。

企业创新能力再提升

□ 周莹 杨全

【报告内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设立市级科创投资基金,发放苏科贷2.6亿元。持续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海智计划”,引进人才2万人。加快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新增科技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91家。推进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实施合作项目100项。新建重点产业研发机构20家。推进100家企业技术改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5%。

【权威解读】许东方(市科技局局长):今年,我市将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探索企业创新积分制,优化科技企业扶持体系;组建市级科创投资基金,建全科技型企业金融扶持体系;进一步拓展科技金融产品,发放“苏科贷”2.6亿元以上。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小升高”培育行动,制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方案,建立市、省、国家三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和市县区联动培育机制,“一企一策”开展送政策、送金融、送服务活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纵深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6家以上。新建石化和“三新一高”等重点产业领域研发机构20个。完善连云港市技术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年技术合同登记额达35亿元以上。进一步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在“三新一高”等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建立“揭榜挂帅”制度,按照目标导向原则,张榜公布“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全社会征集解决方案,加大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力度。联合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5个,在新材料、新医药、临港石化领域探索筹建专业研究所。对接高校院所,引建服务产业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省级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农高区建设专项扶持政策。加快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建设,推进高效新型循环试验台等主体工程施工。

创新体制机制再完善

□ 周莹 杨全

【报告内容】推动市高新区与海州区深度融合,打造花果山大道创新走廊。培育一批共建共享的研发载体,加快建成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双创基地。推进高效低碳燃气轮机新型循环试验台建设。实施重点科技项目30项。加大科技类企业和项目、科研机构招引力度,实施科技孵化载体绩效考评,推行创新积分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权威解读】许东方(市科技局局长):我们将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对高新区发展定位,推进高新区与海州区融合发展。以打造“中华药港”为重点,推进科创资源沿花果山大道布局集聚,打造科创走廊,列入“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引导县区、功能板块加大新招引科技型企业或项目、科研机构力度,为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强化科技支撑和发展动能。实施科技孵化载体绩效考评,建立优奖劣汰机制,倒逼孵化载体提高运行效能。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布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2000项以上,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100场次,实施合作项目100项。重点推进科技副总选派工作,以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依托,从国内高校院所柔性引进懂技术、善创新、有产业视野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指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强化创新管理、提升创新能力,2021年新选派30名以上科技人员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进一步放宽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外国专业人才限制,力争新引进外国高层次人才30人,总数达220人以上。举办中国(连云港)国际新材料技术大会、连云港科技金融创投大会,持续举办连云港市科技创业大赛,提高赛会举办层次、拓宽资源集聚渠道、打造赛会活动品牌,吸引国际国内优质创新资源向连云港集聚,助推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

□ 王怀诗 刘步光

【报告内容】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权威解读】潘元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缓解小微企业及“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健全担保体制。设立市、县(区)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区)全覆盖。二是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对支小支农业务的正向激励力度,提高担保能力。三是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加注册资本,确保具备充足担保实力和代偿能力。四是加强监管指导。统筹运用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手段对政府性担保机构的支小支农业务规模、担保费率、放大倍数等指标加强监控分析,确保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安全稳健经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五是引导降费让利。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单户1000万元以下的支小支农融资担保业务占比达到80%以上,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

深化“放管服”改革

□ 李慧 徐杨

【报告内容】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加快实现“一网通办”“跨区域通办”。高标准打造“一网四级”服务体系,实现“3550”改革常态化,推出更多“一企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等服务。推行综合监管、联合执法,提升监管效能。

  【权威解读】董桂军(市政务办主任):我们将全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就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放宽市场准入和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不必要干预,推动行政审批科学化、法治化、服务化、透明化与责任化。我们将更加精准有序放权,聚焦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审批全链条,建立行政权力事项取消下放工作机制,提升审批效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管”是要坚持放管结合、宽进严管。根据基层办事“一门、一窗、一网、一次、一号、一端”模式需要,推进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从审批环节向监管环节转移,加强“互联网+监管”,努力实现监管的公平、公正、法治、高效。“服”着重是推进更多事项集成办理,提高办事便利度和服务效率。我们将围绕企业群众办事不要多头跑,切实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围绕高标准建设市县乡村“一网四级”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这个关键,进一步夯实云、网、库等基础设施支撑,推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完善政务大厅、窗口端、PC端政务服务网连云港旗舰店、自助端“连易办”政务服务终端、移动端“我的连云港”APP等“一厅四端”平台应用,为市场主体及社会公众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集成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通过不动产交易登记税收一体化平台、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平台等一批更高效的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用,进一步优化流程、实施并联审批,方便群众办事,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总值班: 王夫成 朱 萍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