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七旬老人著书传承家风家训

【连网】(□ 徐誉宁 李小同)走进连云区海州湾街道观海社区戈家明的家中,沿着客厅拐入书房,最显眼的莫过于墙上悬挂着的《伦理家教》文字牌匾,“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坚持不懈能成功,锲而不舍出成就”等70多条亲切又朴实的家风家训令人如沐春风。

这70多条家训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年过七旬的戈家明精心打磨出来的,老人将其打印好挂上墙,希望提醒孩子们要时常对照自检、自我提高,这也是他留给孩子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的一生没少吃苦,但我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即便退休后也没闲着。正是因为这些感悟,我希望从言行、为人处世上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我的收获,希望能够时刻提醒孩子们。”说起这些话时,戈家明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过去。

退休前,戈家明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上世纪70年代,他初中毕业后到东海参加劳动,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读书。每周去附近的中学托熟人借回一两本书籍,那是他宝贵的精神食粮。因此,白天干农活,晚上挑灯夜读成了他当时的常态。有时候为了读书,他甚至会熬通宵,第二天一早继续参加劳动。

“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不要忘了学习。”戈家明的努力没有白费,后来,他通过自学参加高考,被徐州一所师范院校录取,毕业后走上了教师岗位。

30岁时,戈家明成家并育有两女,一直以来,虽然没有太好的经济条件,但一家人过得平淡而幸福。

“孩子成长过程中,其实家训是‘润物无声’的。”戈家明一边指着挂在墙上的《伦理家教》一边告诉笔者,在两个女儿小的时候,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他除了忙于学校的工作,下班回家还要帮做裁缝的爱人打下手,经常忙到深夜,对两个孩子陪伴不多。由于言传身教的缘故,两个女儿一直很懂事,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从小到大无论学习还是其他方面,两个女儿都没怎么让父母操过心。如今,他们的大女儿在上海工作,小女儿港城一所小学任教师,生活平静而踏实。

大半生走来,戈家明认为自己虽然有艰辛的时候,但也收获了不少。于是,从2008年退休后开始,他开始握笔伏案著书,起名叫《愚石文集》,“愚石”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确切地说,这本书是老人写的回忆录。书中,老人用温情的文字书写对家庭的爱,他也将家风家训写入了书中,用一段段家训传承着传统美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戈家明孝顺老人的点点滴滴,两个女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们一方面尽着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一方面把“百善孝为先”的观念传给下一代。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戈家明说,留给孩子们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他对儿孙后辈的感情里,除了含饴弄孙式的慈爱,更多地渗透着孜孜以求的进取、期许以及方正刚直的人格垂范,希望孩子们能够记住这些,并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

图为戈家明和他精心整理的家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