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聚焦标杆示范 全力打造陆海联运枢纽

【连网】立足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定位,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国际运输大通道。

【报告内容】加快建设“轨道上的连云港”,连徐高铁、连镇铁路建成通车,推进沿海高铁、连临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加快形成连通长三角、渤海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速铁路网。233国道改扩建取得实质性突破。花果山国际机场基本建成。

【权威解读】陈辉东(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市铁路办主任):2020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要求,充分发挥陆海联运特色优势,加快形成东西双向开放优势,构建“面向国际、承东启西、辐射南北、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铁路建设。围绕全国性高铁枢纽城市建设,建成连徐高铁,打通“一带一路”东西快速通道。开展综合客运枢纽北广场方案研究。推动东海城市动车前期工作,加快发展覆盖全市的城市动车体系。赣榆、灌云、灌南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成投入使用,东海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主体建成。建成上合物流园铁路装卸场站。开工建设国家中东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产业区专用铁道工程。推进沿海高铁、连临城际铁路前期工作。

加快公路建设。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机场互通完成桥梁主体工程,互通连接线基本建成。连霍高速新墟互通建成通车。233国道灌云北环段、235省道灌南段、337省道灌南段、新机场至204国道连接线保通道路等建成通车。开工建设402省道赣榆南环段、燕尾港至324省道连接线。推进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和安防工程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

加快新机场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新机场建设,年内完成航站区和飞行区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开展校飞和验收工作。加快形成《连云港市通用机场发展规划》成果,进一步指导全市通用机场建设。  

加快提升港口能级

【报告内容】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着力建设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全力推进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徐圩港区段和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产业码头建设。基本建成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灌河航道整治工程建成通航。

【权威解读】陈辉东(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市铁路办主任):2020年,我市将以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服务港产城旅融合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打通对外主要运输通道,完善内部综合交通网络,提高运输服务能力水平,促进自贸区和枢纽经济发展。全力推进两翼港区开发,优化主体港区布局,加快“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东西双向、海陆互换”的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形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网络、大物流”新格局,有力支撑连云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总体上实现交通出行“123”目标:公路1小时覆盖全市域,航空2小时覆盖北上广深等国内主要城市,铁路3小时通达长三角和环渤海主要城市。

加快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徐圩港区航道、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徐圩港区液体散货泊位进港航道等航道疏浚施工。推进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港储项目码头工程完成工程量的50%,徐圩港区四港池43—45号(卫星石化)液体散货泊位工程基本完工。加快赣榆港区6号液化烃专用码头、连云港港赣榆港区4—6号散货泊位等工程建设。争取完成赣榆港区LNG泊位,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前期工作。

拓展港口货源开发

【报告内容】深化港航路贸合作,做优班列路线,促进中欧班列量质齐升。

【权威解读】丁锐(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今年,港口将运用政策支持、联盟集群等举措,深化港航路贸合作,进一步创新班列货源开发,放大“以运带贸、以贸促运”的联动效应。优化航线布局,重抓空白航线开发,争取中远海共建区域内贸中转中心。

强化集装箱优先发展战略。联合船公司,加强海外市场推介,攻关直接腹地外贸货源,争取吸引更多货源改港来连。打造铁水联运枢纽,巩固放大国内班列运量,推动郑州、西安、重庆、成都等方向国内班列运作开行、实现周班,重点方向一周两班;利用自贸区交流机制、铁路箱下水政策和内陆班列补贴政策,将连云港海向功能与内陆班列产品优势搭接,借力丰富连云港西行班列路径,吸引内地出海货源到连云港集聚。维护国际班列通道,积极协同省级班列平台,运作日韩、东南亚方向的铁路箱上下水业务,推动过境和回程班列稳定增量,力争塔什干班列实现天天班。

驱动“特色业态”发展。创新用好投资、贸易、人才等政策,全力运作汽车整车进口、大宗商品交易等资质,联合国旅环球公司打造国际海洋邮轮项目,培育新增国际航运、保税物流、跨境电商、邮轮旅游、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车辆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等一批商贸业态,拓展口岸贸易增值空间。

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按照华为公司提供的顶层设计,顺应运营管理智能化、港航数据融合化、贸易物流便利化等走势,抓好“智慧港口”项目实施。立足电子口岸、蓝宝星球等运营载体,加快生产各要素的互联互通,搭建面向客户的一体化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陆海联运电子数据交换通道,促进信息流与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让物流供应链演变成为价值链。

加快“两基地”提档升级

【报告内容】提升中哈物流基地、“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运营水平。拓展中亚节点城市铁路装卸场站布局,做大双向国际中转业务。推动物流产业加快向园区集聚,提升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功能。

【权威解读】朱向阳(港口控股集团总裁):今年,港口将推动生产经营持续上量。全年港口计划完成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运量480万标箱,新开集装箱航线10条。中哈物流集装箱进出量、哈国东门无水港集装箱换装量双双突破15万标箱。推进国际班列稳步发展,计划开行450列。上合物流园物流量完成2000万吨,机械车辆出口突破5万台,为争取整车进口资质奠定基础。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标杆示范项目,积极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建设上合物流园,不断深化中哈合作,提升两基地承载能力。强化国际枢纽港功能,改扩建江苏首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并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哈物流基地、冷链物流中心等区域连成一体,形成超大型智能化集装箱中心;大力发展粮食中转分拨业务,形成国际粮食集散中心;深化港航路贸合作,做优班列路线,拓展重箱满载率高、双向对流均衡、全程无缝衔接等优势,放大“以运带贸、以贸促运”的联动效应;加密班轮航线,确保新辟集装箱航线5条,争取中远海共建区域内贸中转港;增设物流节点,探索建立日韩中转物流基地,合作建设中亚铁路装卸场站,丰富全程物流运输体系,扩大亚欧两大洲、三大洋的贯通空间。

根据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规划建设,秉持“做强主业、延伸链条”的目标追求,以市场营销为龙头,以品质服务为保障,优先加强集装箱供应链建设,抓好散杂货差异化开发,确保港口稳量增量。以此为依托和需求,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港口从传统装卸模式走向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融合的产业链高端。健全商贸平台功能,发挥上合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公路货运中心、矿石精选中心等作用,新增铁路装卸场站等功能,加快发展保税加工、跨境电商、海运快件、临港贸易、公路对流、汽车后市场业务等一批基地型、标志性、品牌化的新兴商贸业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