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在汤沟镇西瓜大棚里忙碌

【连网】2月15日,虽然天气寒冷,但在灌南县汤沟镇,这里的华茂家庭农场西瓜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工人们正忙于移栽西瓜苗。由于这里采用六层保温技术,其移栽的第一批瓜苗比往年又提前了半个月,预计4月15日之前,首批西瓜就可以成熟,届时这里的西瓜将“抢鲜”上市。正在移栽的是今年第二批苗子,这样可以避免西瓜集中成熟上市的被动场面。

家庭农场的主人叫汤茂明,自去年11月初开始,他和技术员及帮工们一直忙碌在地头。尽管是“大棚套大棚”,但他在汤沟镇连五村的大棚中的光线还是非常好。10时许,这里的棚顶已有“出汗”模样,并有水滴慢慢下落,瓜苗长势喜人。

“再过一会就要给大棚放风了,不然的话,棚内气温太高,就会灼伤稚嫩的瓜苗。”看着棚内嫩绿的瓜苗,汤茂明面露喜色。

自2015年创建华茂家庭农场以来,这已是汤茂明连续第四年种植大棚西瓜了。通过土地流转,他已获得400多亩土地使用权,今年他的西瓜大棚扩大到了200个,主要栽种个头适中,口味爽甜的8424品种西瓜。

“西瓜是去年11月初开始育苗的,因为有了新的栽种技术,本来以为可以提早更多时间移栽的。” 汤茂明说。但瓜种子下去以后,阴雨天偏多,持续低温少光,这给培育瓜苗带来了不利影响。好在他及时采取了电热线育苗等保温措施,并且在传统四层保温的基础上,又每亩地多投入3000元,增加了两层保温设备。如此一来,总算确保了西瓜苗的正常生长,瓜苗长势一直很好。

11时30分许,大棚顶端的水滴逐渐增多,数名帮工开始准备为大棚放风。不过,放风也不是一次性的,必须适量通风,以防冷风直吹,冻伤好不容易成活的瓜苗,所以,现场的帮工们个个小心翼翼。

“我去年种了100个大棚,亩产近一万斤,因为上市时间稍迟,所以亩毛收入不过一万元左右。”汤茂明说,“这个成绩只能说凑合,但赢利空间应该还可以挖掘。”

通过以往种植实践,汤茂明发现,传统的大棚西瓜种植虽然较露天西瓜提前上市,但是随着大棚种植面积的增多,同样摆脱不了西瓜集中上市尴尬,这也大幅度压低了西瓜的价格,如果能让西瓜提前半个月上市,还可适当错开上市时间,这样亩收入可增加两三千元。

所以,今年第一批100个瓜棚在1月19日完成移栽后,汤茂明选择暂停。

如今春节刚过,汤茂明就张罗移栽第二批苗子。两批瓜苗相差20多天,这可是他的小策略。第一批西瓜上市时间可提前20天左右,第二批则有20天的时间差,其大棚西瓜利润也会有所上升。

时近午时,汤茂明的温室大棚中,绿油油的西瓜苗正努力地吸收着水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瓜苗在冬日里快活地生长着。

近年来,汤沟镇积极扶持当地大户发展高效农业,并给予技术指导。

“汤茂明是众多种植大户中的一员。他的家庭农场成立第一年,镇里就为他申请了足额农业补贴,并于预定时间发放到位。”汤沟镇副镇长周明求告诉笔者,“不管是土地流转、涉农优惠政策还是农业技术指导,镇里都第一时间为这些能人大户做好贴心的服务,帮助他们树立创业信心,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目前,汤沟镇已发展有各类家庭农场、合作社50多家,去年又新流转土地2000亩,全镇土地流转面积已超过4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