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 立足真实问题解决 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1

【连网】教师简介:陆才稳,灌云高中任教,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省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名师,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省课题4项结题。践行“以师生发展为中心”,变“教材”为“学材”的教育理念。

2018年江苏高考地理科目命题坚持能力立意为目标导向,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针对高三历次模拟考试考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考生需要重点追问以下几个问题,以解决自己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存在的复习方法的欠缺和应试技巧的不足。

一、地理主干知识,你会迁移吗

主干知识是考生在长期地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综合性强。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围绕洋流分布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达成主干知识的迁移。

二、地理重点图像,你会阅读吗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承载着众多的地理知识信息。考生需要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去领悟区域地图、等值线图、专题地图、统计图和景观图的不同阅读方法,并能解读出图像中或明或暗的重要地理知识信息的地理意义。

三、地理核心素养,你已具备吗

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视角进行考前的知识梳理和试题解答,利于考生提高学习效益。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人地协调观念助于考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它贯穿于高中地理的全部章节,体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自然地理如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差异对集热效果的影响,要与纬度、季节、大气环流、地形等联系。人文地理如工业区位,要结合工业的类别,该工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某地区乃至全球其他地区的地理条件等。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征,要综合时空,要综合自然和人文。以热带雨林气候在非洲分布的成因为例,既有刚果盆地因全年盛行上升气流而形成,也有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和暖流增温增湿而形成。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既有因人类活动而导致全球变暖,也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引起的气候异常。

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应区域认知能力。如我国的湿地(例如湖泊)面积的减少,可能由人类哪些不合理的活动引起?不少考生会一概而论,其实可以划分不同区域进行比较,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地缩减大多是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东部季风区的淡水湖泊面积缩减多是围湖造田,沿海滩涂缩减则多是滩涂围垦(填海造陆)等。

高三最后阶段,是增强学科能力,感受学科价值的重要阶段。只要同学们做到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一定会取得高考地理选科满意等级。(庄婷婷 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