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暖新闻】“第一书记”蒋春霞:照耀大吴山的霞光

【连网】孙军 杨青 闫士亮 周锦林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新时代人们对乡村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在连云港赣榆区黑林镇石沟村,老百姓的这一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昔日的荒山坡,如今已是层峦叠翠、花果飘香;曾经的穷山沟,已经蝶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银山”、城乡居民休闲度假的“果香园”。在这里,国家税务总局连云港市赣榆区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蒋春霞引领乡亲们奋力脱贫的身影,正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要想得到群众的信赖,除了实干苦干,没有别的路。”

“初到石沟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村真穷啊!”说起刚到石沟村的情景,蒋春霞仍记忆犹新,乡村小道几乎都是土路,低矮的土坯房随处可见,家家门口都拴着用来耕地种田的黄牛,牛粪遍地,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石沟村地处丘陵地区,人口2056人,耕地面积1779亩。由于山多地少,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一直以来,经济十分落后,全村仅低收入和低保户就有125户。2018年5月,赣榆区税务局办公室主任蒋春霞向组织主动请缨,到石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蒋春霞一到任便马不停蹄走村串户,20天时间就踏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走遍了家家户户。

“要想得到群众的信赖,除了实干苦干,没有别的路。”经过走访、调研和摸排,蒋春霞逐步找到了制约石沟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症结: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干群矛盾多,上访多,是全区有名的上访村。

这对村情实际,蒋春霞在石沟村谋划建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她多方协调,筹集资金20万元,建成了长1062米、宽4米的“通山大道”,从此打开了企业进村投资的大门。

要有好的阵地才有凝聚力。蒋春霞驻村谋划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修建新的党群服务中心。由于原先的村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老土房,设施简陋,破败不堪,无法承担为村民服务的功能。蒋春霞和村里一班人便决定修建新的党群服务中心。目标有了,但过程十分艰难。新址不是建设用地,蒋春霞一趟趟跑相关部门;不会设计,没有经验,就一趟趟找专家,从头学起……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多,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现在群众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找村里,找党群服务中心。”在焕然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前,村民们说。

“老百姓心中都有杆秤,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这是蒋春霞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蒋春霞心里明白,想要让村子富起来,必须发展好的产业。

为了村子早日脱贫富起来,蒋春霞四处奔波走访,寻求发展项目。通过内引外联,石沟村很快建起了一个以新品种苹果和农副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基地。经过两年的努力,2020年年底,石沟村产业基地利润达到300余万元,新型苹果亩产实现纯收入1万元以上,解决了200多个村民的就业。如今村里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建起了果蔬大棚,装上了明亮路灯。村民们也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带货销售,年均收入在2020年达到了16000元。

“蒋春霞就像我们大吴山早晨的霞光,照耀着这片美丽乡村……”

石沟村作为曾经一个远近有名的上访村,积聚的历史问题较多,蒋春霞对此没有回避,而是带着村干部挨家逐户地上门寻根问底,跑上跑下协调解决问题。“蒋书记不仅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而且帮村里解决了多年上访的‘老大难’问题。昔日的上访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了!”老支书周庚田对慕名来访的客人娓娓道来。

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让蒋春霞赢得了石沟村2000多名“铁粉”。“蒋春霞就像我们大吴山早晨的霞光,照耀着这片美丽乡村,把温暖送到寻常百姓家。”2020年5月,蒋春霞任职即将到期。村民们得到消息后,联名书写了一份留任请求书,并将书有“驻村帮扶办实事 情系群众解民忧”的锦旗送到了区税务局。看着按满一个个红手印的请求书,蒋春霞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决定向组织申请延长自己“第一书记”任期。

收到组织上批准延长“第一书记”任期通知时,蒋春霞正在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看着女儿的担忧,善良的老人拉着蒋春霞的手说:“孩子,放心去吧,村民们更需要你。”她听后扑在母亲的怀里,哽咽地说:“妈!等我忙过这阵子,一定好好陪陪您……”可这一等往往半个月,有时忙着跑项目,母女俩一年也难见几次面,与在外地上学的孩子更是如此。

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村里许多在外工作的人就地过年,不能返乡与亲人团聚。为让留守的老人们过好年,蒋春霞和村干部带着年货上门走访慰问、陪孤寡老人拉家常,让他们过了一个年味浓浓、热热闹闹的春节。可乡亲们谁都不知道,这位像闺女一样亲的“第一书记”,她84岁的老母亲此时正在医院住院。

“与基层群众打交道,讲大道理行不通,只有心中装着老百姓,实实在在,才能服务好老百姓!”这段写在《帮扶日记》里的话,也成了蒋春霞时刻告诫自己的座右铭。去年12月29日,突降大雪,石沟村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听着门外呼啸的寒风,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想着石沟村的那几户孤寡老人御寒的衣物、过冬的粮食还需添置,蒋春霞带着采购好的物品踩着厚厚的积雪、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给老人们一一送去。

当蒋春霞敲开于守庄老人家大门时,老俩口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80多岁的于守庄立刻迎上前,挥手为春霞扑打身上的积雪,眼中含着泪花说:“闺女啊,风雪这么大,地这么滑,你还赶来给我们送衣送粮,太感谢了!”

“我要跟蒋妈妈一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将爱心传递到千家万户”

“如果当年没有税务‘爱心妈妈’的关心、资助,就不会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要跟蒋妈妈一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将爱心传递到千家万户……”今年2月25日,专程赶来给蒋春霞拜年的田平平十分动情地说。2003年,田平平正读高一,父亲突患重病,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高昂的治疗费把本就单薄的家庭一下子带入了困境,还背负了上十几万债务。成绩优异的田平平随时面临辍学。这时,蒋春霞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田平平完成了学业。现在田平平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许多人并不知道,蒋春霞除了是驻村“第一书记”,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税务“爱心妈妈”。早在1999年,蒋春霞就加入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这一干,就是20多年。像田平平一样,受到蒋春霞资助圆梦大学的孩子数不胜数。

“丈夫去世多年,三间土坯平房,光线昏暗,低矮潮湿,一张大床上挤着5个孩子,破旧的房子四处漏风,房间里找不出一件价值超过百元的家具。”回忆起第一次到石沟村刘杨凤家走访时的情景,蒋春霞的眼睛湿润了,这一幕让这位“爱心妈妈”特别心酸。从此以后,这5个孩子就成了蒋春霞心里最大的牵挂。 在蒋春霞和村里的不懈帮助下,如今刘杨凤的大女儿读完大学找到了理想工作,今年家里也终于脱贫了。

爱像一股暖流,将心与心连接。在蒋春霞的感召下,许许多多的税务干部陆续加入了“爱心妈妈”团队。20多年来,蒋春霞和她的团队,先后为300多名贫困孩子解决入学难题,让80多名特困孤儿和留守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帮助170多名贫困学子考上大学。团队也先后荣获“江苏省十佳巾帼志愿服务队”“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十大人物”、江苏省“时代楷模”、“2019中国关心下一代爱心行十佳爱心单位”等荣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