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山海宜居之城(下)

【连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一个个独具魅力的田园乡村让连云港成了更多人心之向往的花果福地、宜居之城。

一个个屋场各美其美,一个个村庄脱胎换骨,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再到合片成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雏形初现。新年伊始,站在时空交汇的重要节点上,连云港擂响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战鼓: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一曲曲“美丽交响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

石梁河镇南辰村

库区移民住进“别墅群”

走进东海县石梁河镇南辰新型农村社区,感受到的是水墨江南的韵味。一条南北走向的柏油主路足有十几米宽,家家有院、户户朝南的“小别墅”连片林立,灰瓦白墙绘成一幅仿佛墨染的风景画,“二十四节气农耕图”墙绘散发出缕缕质朴的乡土气息,让人记起仍然身处苏北的乡村。

这是一个由库区移民新建的“重组村”,过去由于紧靠江苏最大的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每逢雨季,家里到处都湿漉漉的,地势低洼的地方还经常受淹。2017年,洪涝灾害易发、基础设施配套较差的小南辰、郑庄、东尧3个自然村进行了整体搬迁,新建南辰新型社区统一安置。

“以前每到汛期的时候,到处都是烂泥,人根本出不了门。”南辰村党总支副书记郭庆说,即便是这种情况,搬迁工作也并非易事,很多村民抱着观望态度迟迟不肯行动,“我们上门做工作、发告知书,还出了一个优惠政策:谁先报名,位置谁先挑,最终有50多户村民被说动了。”

在村干部的劝导下,第一批村民入住了新型社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方便的交通出行,雨季再也不用担心家里被淹,先入住的50多户村民家成了频频被参观的“样板房”。村民们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搬迁。2019年底,南辰新型社区一期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3个自然村382户搬迁。

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利用紧邻石梁河水库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渔业,带动村民就业。村里组建了辰发黑鱼合作社,从育苗到销售一条龙服务,以“辰发”为品牌,黑鱼销往全国各地。

宋庄镇沙口村

“党建+村居整治”

催生乡贤文化

赣榆区宋庄镇的沙口村,过去村里道路高低起伏,落差2米多,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小厕所、小伙房,脏乱差问题十分显著。如今,当笔者再走进沙口村,看到的是———红瓦白墙,道路平坦,干净、敞亮的村容村貌跟城市并无差别。

今年77岁的张振琦讲述过去的沙口村,雨后路上随处可见污水淤泥,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都认为农村就是这个样。“现在经过整治,特别是我们书记非常重视村庄规划建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环境卫生很重要。”

张振琦口中的“书记”就是副镇长、沙口村党总支书记刘永强。刘永强上任后,带领村干部拆除乱搭乱建,推动家家户户改厕,完成主街道及25条小巷硬化建设,铺设生活污水管道,新增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统一建成水冲、环保式厕所569座。“我们把村庄环境治理作为抓手,全村黑化面积达到7万多平方米,拔掉电线杆500多根,500多户全部免费安装上了天然气。”刘永强说。

从过去的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的“老四化”,到如今实行道路无杆化、路面黑化、燃气化、市民化的“新四化”,沙口村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质感,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张振琦说:“现在我们村里打造得跟城市一样,环境非常美,家家楼房都盖得整整齐齐的,幸福感很高。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环境卫生靠大家。”

近年来,沙口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村里相继建设了大剧场、道德讲堂、图书室、绿色网吧、村民大舞台、乡贤广场、党建广场等,红白喜宴提倡移风易俗,通过各个方面来改变村民的精神生活。

伊山镇川星村

“童话世界”中的美丽乡愁

2020年12月底的那场大雪中,灌云县伊山镇川星村成了晶莹碧透的童话世界,红瓦白墙的民居有序排列,霏霏扬扬的雪花一如春天里的满园桃李,村头刻着“美丽川星”的石门牌旁,一群摄友正在把飞雪中的川星定格为永恒的风景……

川星村位于灌云县城东3.5公里,西望大伊山,东邻伊甸园景区,桃、梨树绕村绵延十余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山如黛,果树成林,而眼前这油画般的乡村美景,曾是已退休的老支书曾兆文多年来的梦想。“原来我们村各家屋后都是自建的厕所,苍蝇成群。”曾兆文说,“我到浙江桐庐和乌镇参观,人家那里发展乡村旅游,从厕所革命抓起,回来后我就说乌镇能做到的,桐庐能做到的,我们川星村也不孬,我们也能做!”

如何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川星村从环境整治抓起。全村动员修屋修路、栽花种树,路边的芦苇荡铲除了,散养的鸡鸭不见了,屋顶的烟囱也消失了。“我们痛下决心,高品质定位、高标准打造,从点滴做起,慢慢地形成规模,形成气候。”曾兆文说。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画卷正徐徐展开。

有了老支书的探索和铺垫,孙正状继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们一鼓作气完成了“空中、地上、水面”的立体化打造———所有杆线全部下埋入地,主要道路全部铺上沥青;对全村水体进行系统整治,新建污水处理站,构建循环水系。作为伊甸园景区的核心,川星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美村镇”“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生态文明村”“省休闲农业示范村”“市最美乡村”。

“美只是让川星有了颜值,我们还要让川星有气质。” 村党支部书记孙正状说,“依托村里6500亩老梨树建成的伊甸园景区,老百姓的收入翻番;很多人家还自发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李集镇新民村

一步一景 景景如画

从春天的百花盛开,到夏天的满目葱绿,再到秋天的蟹肥鱼美,冬日的宁静安详,这里道路宽敞整洁,民居白墙黛瓦,河水清澈见底。漫步村中,犹如进入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生活在灌南县李集镇新民村的老百姓,在四季如画的幸福家园里,感受着美丽乡村的盛世繁华。

近年来,新民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水绿相依、稻渔人家、富民强村”方向,统筹做好产业培育、脱贫攻坚、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文化挖掘、社会管理六篇文章,打造“复合型农业示范型村庄、平原水乡田园生态风貌代表型村庄”,为苏北平原地区经济薄弱农村脱贫攻坚提供样本和范例。

村子里,标准化厂房、屋顶光伏发电、谷物种植合作社、粮食烘干厂房等村集体增收产业项目投产运行,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扩建村内道路……村子外,碧野千顷,横平竖直,阡陌相间,稻鱼混养的广袤区域,被田垄、宽窄不一的道路、整齐划一的鱼蟹围池,巧妙分割成一个个田字格。

为了让广大村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在几年的时间里,新民村把建设新型社区与村庄改造、集中居住、产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稻米加工、电商物流、休闲风光等辅助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吸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和社会资本注入,增加就业渠道,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稳定增收。

村里有一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青色拱桥古色古香,水榭长廊曲折悠长,湖边一角的草顶亭台,简洁而古朴,不远处一面由青砖红砖相间垒砌的墙,陈列着大红色“新民记忆”4个字。村里角落不时映入眼帘的石磨、石臼、石磙、石碾、水车,村史馆里的古井、木桶、草编鞋,镶嵌在墙面里用以展示的陶罐等老物件,描绘在民居外墙上扛犁打耙、播种插秧的绘画,都仿佛在诉说新民村曾经的老时光。 

新坝镇沙杭村

环境治理擦亮乡村“靓”丽底色

提起农村人居环境,海州区新坝镇沙杭村近几年名声在外。近日,笔者沿着提档升级的新坝东路从市区驱车前往新坝镇。举目远眺,整洁的村庄映入眼帘。柏油路平坦整洁,绿化亭台相衬,绕村的溪流、熟悉的乡土树、欢乐的农家闲话……这一切,满载乡愁,又承载希望。

近年来,沙杭村逐步推进环境整治工作。“以前的村子都是土路,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泥泞不堪,整个村灰头土脸就不说了,关键是村民把粪便都堆在房前屋后,碰上下大雨,粪便到处流淌,再赶上高温,整个村子都臭气熏天。”沙杭村党支部书记陈继贵坦言,“环境差,生活质量就差。”

于是,沙杭村开始了力度空前的环境整治,其中一个“绝招”让村委会既收效又省力,就是搞“美丽庭院”评比:谁家卫生做得好,就发一块金灿灿的“美丽庭院”奖牌。奖牌高高挂起,“面子”“里子”和荣誉一起高高升起。

“有一户人家就找我了,不乐意啦,凭什么左右两家邻居都有奖牌,就他家没有。后来我和他说,你得再加把劲儿,用环境说话。他开始精心搞卫生,最后也挂起了奖牌。在这种‘较劲’和‘攀比’的氛围中,全村90%的住户都挂起了奖牌。”陈继贵笑着说。村两委根据村情研究制定了村环境卫生工作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设立专门保洁员队伍,每天早晨在村各巷道收集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对保洁员工资进行考核奖罚制度管理,提高全村环境卫生整治新成效。□ 王文 傅本龙 刘世花夏兴俭 孙荪  汤化卫 秦翰 邵沛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