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个大棚卖出200亩麦子钱 高效设施蔬菜让“苏北小寿光”北芹村走上小康路

【连网】□ 王文 李冬

凌晨两点,当绝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位于连云港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的蔬菜交易市场却人声鼎沸、灯火通明。一车车鲜红的西红柿、碧绿的西葫芦、青翠的黄瓜让人垂涎欲滴,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卡车来回穿梭,一阵阵讨价还价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QQ截图20200528115824

“今年行情好,北芹菜销路没受疫情影响,一亩地能有5万元钱收入。”北芹村蔬菜合作社社长王文成说,市场平均每天卖出20万斤蔬菜,成交额近百万元,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村民早就奔小康了。

从十几年前的小淀粉加工专业村,到今日闻名的“无粮村”,北芹村民靠大规模、高起点的蔬菜温室大棚鼓起了腰包,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居全县第一。万亩蔬菜基地出产的西红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690户人家辐射带动周边桃北、皇城、顶湖及山左口新王庄等10多个村村民回乡种菜,“苏北小寿光”美名远扬。

一个大棚卖出200亩麦子钱

“俺可不是说大话,就俺这两个大棚的西红柿就能顶得上400亩麦子一季的收入!”近日,北芹村西红柿种植户杨文“炫耀”着自家种植的西红柿带来的好收成。

QQ截图20200528125509

杨文是村里最早一批种菜户,近几年来他家种菜的收益越来越好。他掏出手机,翻到一张记录着西红柿销售流水账的照片给笔者看,“这就是物证。”

“2020年3月4日,1320斤,每斤3.6元,合计4752元;3月30日,1460斤,单价每斤3.7元,合计5402元;5月6日950斤,每斤1.8元,合计1710元……”从账目来看,杨文的大棚总收入从去年底至今,达到了35万元。

“还有半个多月时间能卖,有几万元进账哩!”杨文高兴地说,今年是西红柿产量和价格“双丰收”的一年,一个棚子一季毛利20万元。

QQ截图20200528125345

参观杨文的大棚,笔者发现每个大棚占地都有四五亩,而且配套功能完备,自动滴灌、补光灯、电动卷帘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我们这边的大棚家家一个样,这么多年各类基础生产设施及配套工程投资就近亿元。”王文成说,从2008年起步开始,合作社牵头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有自己的蔬菜品牌,就连最差的种植户一季也卖出了10多万元。

菜农谈收入以“万”起步

薛华友家种了两个蔬菜大棚,到5月份,以西红柿为主的蔬菜收入已超过20万元。大棚套种了5亩花生,秋后还能收入5000元。

王文成告诉笔者,全村这几年依靠蔬菜种植特色产业,户户实现了小康梦。今年有500多户种植大棚蔬菜,净收入从四五十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前几年村民谈收入,数词都是“千”,如今则是问:“你家挣了几万?”

“十几年前,不少人家搞小淀粉加工,因为污染环境政府不支持,就尝试着种点小拱棚菜。”薛华友回忆道,村干部劝早先靠种“弓形棚”致富的农户带头种植设施蔬菜。“慢慢地,看到别人赚钱了,俺们就开始加入了,现在咱村没有种粮食的了。”老薛说,村里的合作社对接国内各大菜市场,销路不愁。

QQ截图20200528125532

“对菜农不收费,对经纪人收取每斤3分钱的费用。”王文成坦言,每年经村合作社联系外销的蔬菜有7000多万斤,合作社也从中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随着村里蔬菜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小时工也开始受青睐。“当天干完活,当天领工资。”北芹村无能力种植蔬菜的马茂玲就是众多小时工中的一员,在收菜旺季时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全村除了种菜的,剩下的富余劳力有100多人常年在大棚里打杂工。

外出打工者纷纷返乡种菜

种大棚蔬菜高额的收入回报让外出打工的人格外“眼红”。2018年以来,村里有30多户在外打工、经商的村民主动回村承包大棚。

“连同周边的村子,大棚加起来有2万亩。以后要走就地深加工这条路,收入会更多。”最早加入合作社的马广松说:“北芹蔬菜滚雪球一样壮大发展到今天,村干部的领导示范、带动作用,还有蔬菜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太大了。现在名气也出去了,都喊我们是‘小寿光’。”

QQ截图20200528125212

“有好的政策导向,有科技作为支撑,有合作社作为保障,有品牌效应,再赶上今年好年头,蔬菜市场不火都不行,基地老百姓的收入想不高都难。很多老百姓会说‘没什么也不能没有大棚’。全村人均汽车保有量和人均收入都是排在全县行政村第一位。”王文成自豪地说。

走在北芹村,所到之处,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村里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公共空间治理,先后建起了“三化一条街”、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产业兴旺、政通人和、环境优美,村民们相处融洽、安居乐业,不愧是全国文明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