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家两代劳模“一初心” 只为富民兴村“小康梦”

【连网】(通讯员 夏兴俭) 17年前,石门村实现“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条条路道通达、家家大棚生产、户户休闲康居,对时年52岁的王占志来说,还仅仅是脑海中的一片愿景;17年后的今天,父辈的愿景已经成为现年39岁的王必进眼前的真实图景。父子两代人带领乡亲们,在土地贫瘠的江苏省灌云县西部岗岭上,用勤劳和智慧奏响了属于两代劳模的幸福乐章。

2003年底,带着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望,王占志回到老家石门村就任党支部书记,这让家人不理解。“父亲时任镇建设管理服务所副所长,这在农村算是很体面的工作。”王必进说,那时的石门以人心涣散、矛盾众多、发展滞后而远近有名,是一个典型的“乱”村。

王占志明白,“穷”是石门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到任第一天,王占志就召开了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种植和养殖大户代表和“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发展石门“金点子”征集座谈会,请大家各抒己见。通过集思广益,理清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棚蔬菜、实施民生事业的发展思路。

...

石门村早期的设施农业(改造后)   张正中  摄

“征得全村村民同意后,我筹措资金30万元,组织29辆渣土车拖运土夹石,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义务平整,大干1个月,铺通了5公里砂石路,铺好7公里水泥路,实现了村内主干路畅通无阻。”王占志回忆,“当年还修缮新建17处水利配套设施、完成5000米村庄河塘整治、推广沼气用户137户、自来水入户率达60%……”系列民心工程的实施,群众对“村支”两委刮目相看,眼神里透露的都是信任和支持,工作很快打破僵局。

2004年起,王占志把目光瞄准了发展大棚蔬菜带动村民增收上。通过村支“两委”会研究,制定了大干三年创建石门村千亩连片高效农业经济园的总体规划。“全村589户村民,除全家外出搞劳务和不具备条件的100多户外,400户全部进区经营,真正是家家搞调整、户户上项目、人人忙创业,就连250多名留守妇女也没闲着,在家门口帮助大户做劳务,每天可收入20元。”

...

象征着石门人精神的雕塑“马到成功”    万玉林   摄

“不让一个乡亲在小康路上掉队。”王占志说,2011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规划的最后一年,石门村22户贫困户在他和村委主任结对帮扶下,通过项目、资金、产业帮扶等举措,当年底100%达到脱贫标准。

也在那年底,经过群众推介、组织考察,30岁的王必进接过到龄退休父亲的“接力棒”。“父亲在任时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对我来说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王必进暗暗较劲,“我要在父亲的基础上,把石门建设得更上一层楼!”

...

石门村村史馆    夏兴俭   摄

石门村村史室内,存放着许多庄户人家生产生活使用的老物件,记录着老辈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更无言地记录着石门村几十年的变迁。“父亲带领乡亲们富了起来,我不仅要让石门村更加富裕,实现小康梦,还要让家乡美起来!”上周伊始,村民代表大会上,王必进公布了自己的“施政纲领”:三年内,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干部与村民结对共建,通过责任捆绑扩张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让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引进投资额不低于百万元的企业5家以上,让低收入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村事业支出不低于村集体收入的500%。五年内,创建省级以上文明村。实现不了目标自动辞职。

...

石门生态农庄   张正中   摄

...

石门村幼儿园、小学   徐玉连   摄

...

航拍下的石门就是一幅展开的生态画卷    周永成   摄

“必进的这个‘小目标’在当时村里引起了轰动,即便是在今天,很多村民谈起来仍然是津津乐道。”一位本家村民回忆,十年来,王必进几乎就是泡在村部、田间地头、企业和农户家中,结构调整上,他磨破嘴皮使生态农业产业园扩至2200亩,90%以上村民通过设施农业走上致富路;壮大集体经济上,他通过招商引资让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村事业发展上,他多方筹资建起了农贸市场和“华西式”集中居住区、村幼儿园、老年人安置中心……石门村先后被评为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村和省、市文明村;2017年,石门村一举摘下“全国文明村镇”金字招牌,这也是全国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

...

石门村荣誉墙    夏兴俭   摄

“2009年我父亲就获得了连云港市劳动模范称号,父亲对我最大最深的影响,就是他身上那一股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王必进说,对于他、对于整个家族,从那时起,“劳模”二字就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个精神坐标。2015年4月,王必进也被授予连云港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获评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荣誉称号;2016年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我还年轻,会沿着父亲走过的路,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多新的奇迹。”

...

...

两代劳模一颗初心    夏兴俭   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