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一书记”的“致富经”

【连网】□ 刘静  崔于婷

四月的港西村,麦田青翠欲滴,一片片油菜花开得正盛,阳光洒在整洁宽阔的水泥路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村民们在路边的田野里翻土培陇,抓紧春耕。“若不是疫情影响,现在这里还会更热闹。”在这里挂职任第一书记的单飞说。

念好“交通经”,提升路况促发展

连云港灌云县伊山镇港西村,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一直是省内经济薄弱村。2018年2月,单飞作为连云港市交通运输系统选派干部到该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

“这条水泥路,我刚来的时候是3.5米宽,现在已经拓宽成5.5米了。”车子到村口的时候,单飞聊起眼前的村庄主干道。两年前他刚到这里的时候,这条路只够一辆汽车通行,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他积极向上争取,终于将这条道路列入拓宽改造计划。为了保证村民出行安全,他又争取对该路段上的徐岗桥进行危桥改造。“若不是疫情影响,现在应该竣工了。桥的根基已经做好了,就等着建桥的上半部分,今年底可以完工。”单飞高兴地说,这条道路的拓宽为当地农副产品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兴好“产业经”,经济转型促脱贫

“省里给我们的脱贫攻坚任务有两个:村集体收入要超过18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现在虽然通过省扶贫专项资金以及省高投集团投资建立的工业厂房出租,为村集体增收38万元,但是出租年限一到,收入又没有保障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现在就是引导当地发展集体经济,产业化经营,增强村民致富能力。”单飞对他身上肩负的使命非常清晰。

两年前刚到村里时,除了三五亩的龙虾塘,其他就以稻麦两季种植为主,村集体没有实体经济收入来源。单飞用两个月时间走访了村里的每家每户,摸清家底,探访实情。他还多次带领村干部外出取经,增强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

离村庄主干道不远,有一处农业合作社,3个大棚并肩而立,里面青苗隐约可见。“这里种了西瓜,夏天就可以上市。”单飞说,“以前主要是种水稻和小麦,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积极争取后方单位支持,加大投资力度。目前村里着重推广稻虾混养,已经开挖虾塘300多亩,还有村民从事豆丹、螃蟹等养殖,村民经济转型态势良好。村里正计划把所有搞养殖的整合成合作社,增加收益。在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支持下,目前村集体成立了农业发展公司,村集体流转30亩土地注入绿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市交通运输局捐助10万元购买树种的碧根果基地,现在正处于缓苗期。为了提高单位土地收益,又发展了林下经济,套种大豆、洋葱、辣椒等农作物,并计划进一步发展农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说起港西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单飞充满信心。

 唱好“惠民歌”,改善民生暖民心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单飞想方设法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拓宽村民就业渠道,他就近联系仁济医院、品品鲜公司等企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18年至今,通过财政兜底、扶贫厂房收益资助、设定公益岗位、相关单位资助等措施已实现72户128人脱贫。

为积极落实中央“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保障村民住房安全,单飞在前期走访摸底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实施危房改造,两年来,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已有6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搬进了新房。

在单飞的积极努力下,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省高科技集团投资新建了村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还为村小新建了水冲厕所、图书阅览室和计算机房。说起港西村两年来的变化,单飞充满了自豪。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一名挂职村支书,单飞还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一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个人能力有限,但我会尽力而为。”单飞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