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赵跃:不顾手术刀口未愈 坚守隔离点30多天

【连网】□ 庄婷婷 李德贵

医学集中隔离区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屏障,这里的医务工作者负责对被隔离者实行集中医学观察,转运确诊病例,转送排除病例。赵跃就是其中的一员。

TIM截图20200226125454

▲赵跃(中)与同事

“服从组织安排,立即报到!”1月30日,连云港市海州区爱卫办副主任赵跃接到指令,立刻奔赴该市筹建的第一个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从一名外科医生和多年基层医院管理者的专业角度,他提出了“三区两道一出口”的隔离区域划分设想,并很快得到疾控专家和联防联控指挥部认可,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连云港市第一个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布局设置,并拟定了各种制度规范。

1月31日11时55分,120救护车送来了连云港市第一位被隔离者。赵跃一边用对讲机安慰消除被隔离者的紧张情绪,一边指导年轻的医护人员引导、告知、安置被隔离者。所有工作完成后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赵跃这才捧起已经冷透的盒饭简单地吃了几口。当晚,值班的赵跃和同事们陆续安置了17位被隔离者。当第二天的阳光冉冉升起时,他睁着高度充血的眼睛望了一眼根本没有躺一下的临时值班床铺,笑了笑。

“赵主任,205房间被隔离者出现发热、咳嗽症状,体温38.3℃,请指示!”2月3日晚上7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隔离感染区医护同事焦急的声音,结合密切接触史和出现的症状,赵跃判断这位被隔离者疑似度很高,他立即向指挥部和点位领导汇报,并联系120急救车,在15分钟内便将隔离者送至定点医院留观。第二天,该患者就被确诊收住入院。

疫情初期,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医疗防护物品严重短缺,赵跃多方联系,协调筹集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液等各种急需物资,每次都不顾刚刚手术未愈的刀口,亲自卸货、搬运。有一次搬运消毒液和值班铁床后,他觉得手术刀口裂痛,自己偷偷用酒精喷洒下发红的伤口,一声不吭地又投入了战斗。

TIM截图20200226125520

▲隔离点工作人员合影

2月6日,刚值完夜班的赵跃又接到了指令,匆忙赶到另一个刚刚筹建的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作为容量最大的隔离点,这里收住的被隔离人员数量增多,测量体温、随访信息、分送三餐、转运垃圾和清洁消毒等工作量急剧增大。“赵主任,防护服不够了!”“消毒液没有了!”“垃圾堆放不下了!”……赵跃几乎昼夜不停地战斗在隔离点上。深夜,他利用难得的空闲,躲在角落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打给年已八旬的母亲,询问长期卧床的父亲情况,另外一个打给妻子和女儿报平安。

一个多月来,赵跃和他的“战友”们在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连续奋战,发现并及时转运了6例确诊病例,转送排除病例5例,无一例漏诊和延误。每天几乎都是汗水湿透衣服,双腿酸疼沉重,但是,当听到一位位被隔离者正常解除隔离,离开时发自肺腑的一声“谢谢”,所有隔离区工作人员都由衷感到欣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