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收藏达人胡长荣建起农耕文化博物馆

【连网】□ 张晨晨 刘青

石磨、木犁、牛车、各式耙 ……走进位于连云港灌南县新安镇曹庄村的农耕博物馆,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步入其中,远离城市喧嚣,仿佛穿越回上个世纪,鲜活的农耕文化扑面而来。这里便是胡长荣倾心打造的5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展馆内上万件的物品,对他来说这些是世间的无价之宝。

2万余件藏品

展现传统的农耕社会文明

“这是木犁,距现在150年以上;这是铁犁,已退出历史舞台几十年了;这是公共场所用的汽油灯,以前农村晚上搭戏台唱戏要用的;还有木拖耙、捻线砣、风箱、六角匾、手炉、暖炉……”站在农耕博物馆里,胡长荣如数家珍。

农耕博物馆,坐落在一处简陋的院落里,有很多大石磨,仿佛置身一处“石磨坊”。院内一面颇似影壁的墙上,挂着数件麻绳牛鞭、蒸馒头用的竹篾等已经完全退出人民生活的旧生产生活工具。在“影壁”的右侧几间屋里,摆放着来自灌南和周边地区的农村生产生活常用物件。尽管场地有限,有些老物件放置得略显拥挤,有的甚至堆在角落里,但沧桑的历史和独特的造型,仍然让人无法忽略它的存在。

博物馆的“主人”胡长荣,今年65岁,是灌南县政协委员、县农耕文化收藏家、连云港市农耕文化研究所所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的院子里,看到了一些很久以前的农村生产工具,一下子勾起了对早年生活的回忆。如今,这些农具在慢慢消失,逐渐被耕田机、收割机取代,以后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它们的存在,不会明白其中蕴含的农业智慧。”谈起做这些事的初衷,胡长荣认为,虽然机械化是趋势,但自己这一辈经历过传统的农耕活动,有义务将这些告诉后辈,希望他们能珍视幸福,不忘初心。

而走到院内的东侧,搭起了一个高大宽敞的钢架铁皮大棚,这是他2015年投资几万元,拓展的“中国传统车辆展厅”。在1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有江苏地区历史上祖辈沿用的三轮牛车、四轮牛车、二轮马车,以及全国各地的各种各样的独轮车和与车辆有关的展品100余件,充分展示了我国两千余年的车辆发展史和古代车文化。

出院门右拐,在院子的西侧,一“把”巨大的铁架“算盘”竖立在路边,“算盘珠”都是石头的,有人的脑袋大。而在房屋的后面,还有一处很大的后院,中间遍植花草,沿墙是回形长廊,粉墙黛瓦,雕花廊柱,廊下的墙上、地上,全是形式各异的农具。

挨家挨户搜集

为“淘宝”花费几十万元

2006年退休以后,胡长荣决定从一种传统农用播种的工具—————耩子入手,开始了在全县各地乡村的“淘宝”之路。当年春节一过,他便奔波于新安镇的各个村委会,打听耩子等过往农具的存在。“但所到之处,人们都认为,木制的耩子在上个世纪分田到户后就少有人用,退出农耕舞台至少30年,如果还有,那么不是朽了就是散架了,要想找个完整的估计很难。”

几个月后,有朋友告诉他,在汤沟镇下尧村的一户马姓人家有一个三条腿的耩子。激动万分的胡长荣立即坐车前往。但无论他怎么“磨”,对方就是不愿给。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去三次。两周后的一次大雨过后,当胡长荣再次踏着泥泞来到了马家,马家终于被他的坚持所感动才给了他。

随着“头炮”打响,让他在“寻宝”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并在几年后有了江苏省首家农耕文化博物馆的诞生。

在胡长荣的一摞摞的本子上清晰地记录着馆内每一件物品的所得时间、地点及所用花费。三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其农耕文化博物馆内的所藏物品也分别是有偿、无偿各占一半,其中有偿部分已花费近几十万元。不少村民主动为他提供寻找线索,甚至还有村民主动将自己家里用不着的东西直接赠送给他。

为了获得更多的藏品,他还经常涉足于县内的各个大小废品收购站,希望能在这些地方有意外收获。他还在网上发布“搜集帖”,为了丰富自己的搜集与建馆经验,曾多次到各地博物馆学习借鉴。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搜集与发展,胡长荣博物馆中的传统农耕物品,从最初建馆时的两百多件增加到现在的两万多件,其数量居全国同类博物馆之首,涉及耕种、管理、收割、储藏、计量、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

记录传承农耕文化

推进乡土历史文化教育

2016年,胡长荣经过4年的艰辛创作,出版了自己所著的《见证中华农耕文明传统农具篇》一书,图文并茂,系统描述了我国过去常见的80多种传统农(器)具,其中20余种在我国农书中很少介绍或未见报道,特别是木制三轮牛车,填补了我国古代至今无三轮牛车记录的空白,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木制车辆。此书还被灌南中专指定为校本教材。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民俗日历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传统民俗日历是农耕文化的千年沉淀。农作物的播种,无论麦田或秋田,都要掌握准确时间节气,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农具。”胡长荣介绍,“比如‘白露没有雨,犁地要早起’;‘小满不满,芒种开镰’,芒种时收麦需要镰刀,打麦需要石磙子、木锨;耩子是播种时节用的;大雪时天寒地冻,用石磨磨粉,生产粉条、粉皮……”

节气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是“非物质的文化”,而胡长荣的农耕物品,则以实物的形式来反映农耕文化。“下一步,我将搜集更有历史价值的、有典故的或者有特殊意义的物品。”胡长荣说。

胡长荣的农耕文化博物馆,一直坚持免费对外开放,已累计接待各地参观人员近几十万人次,几乎每天都有前来参观的人。“农耕文化是连接乡村传统生活与都市现代生活的纽带。我建这个农耕文化博物馆,不但使农村丢弃的生产、生活用品有了归属,更重要的是可以记录本地及周边地区近代农村的发展与变迁,对我们的后代进行乡土历史文化教育,让后辈感受到我们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胡长荣笑着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