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70年 国·家】一家三代选择“靠山吃饭”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田园生活”

【连网】□ 周莹

今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在过去70年的岁月里,每一个连云港家庭都有些事值得细说。这些家庭同祖国共同成长,也经历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享受了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奋进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即日起,本报推出“70年 国·家”栏目,通过普通家庭小命运的变迁,写波澜壮阔大时代的变化,用家庭故事串起强富美高新港城建设的精彩篇章。今起,推出“70年 国·家”第一篇,敬请关注。 

俗话说:靠山吃饭。70年前,面对一片石头山,李学珍选择扛起铁锨,在荒山种出了一片山林。40年前,面对一片果林,李正基选择发展特色经营,让“山里果”身价倍增。今天,面对一片绿水青山,李传茂选择发展乡村旅游,让山里人过上幸福的“田园生活”。

微信图片_20190927104315

石头缝里种树

解放之初,连云港朝阳韩李村人提起村后的大山都直摇头。因为地势和水土等问题,山上树木很少,只有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一到下大雨,山上的石头就会滚落到山下,一不小心就会砸到人。为了改变这样的环境,上世纪50年代初,时任乡林业委员兼前进社林业组长的李学珍就在这里开荒山种树。

在石头缝里种树,真难。为了完成造林任务,保护一方山水,李学珍带头成立了“开荒造林突击队”,顶风冒雪,起早贪黑,劈石刨土,平整山地,将一篓篓树种撒遍山野沟坡,在当时创造了育苗千万株(亩产达40万株)的奇迹。

当石头山长出一颗颗新树苗时,经常滑坡的山石被树苗“定”在山上时,大家都称赞李学珍这事做得好。为了让老百姓从种树中得实惠,李学珍还勇于创新,在红鹤林开垦40多亩山地,集中栽培桃梨等果树。而这就是今天韩李村万亩桃园的起步区。

因为业绩突出,李学珍当选为连云港第一位全国林业劳模,到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青山变“金山”

随着花果山北麓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如何“借山生财”摆在了李家人的面前。1982年,李学珍的儿子李正基出任朝阳园艺场书记、场长,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李正基邀请专家为农场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了千亩桃园的发展计划。

然而新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种植果树,发展林果产业没有水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正基发动职工集资100多万元,在太白涧中段筑起了一座东西长60米、高14米、顶宽2米的拦洪大坝,实现了山坡果园自压式灌溉,解决了果树灌溉的难题。

微信图片_20190927103858

(李正基在整理果树枝条)

因为带头致富办法多,1989年,李正基被评为全国劳模,并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果树种起来了,当地的老百姓靠卖果子发家了。李正基并没有安于现状,他又办起了几个同果林业相配套的企业。不仅解决了职工的温饱问题,让职工走上富裕之路,还让朝阳成为连云港市多种经营的一面旗帜。他领导的朝阳园艺场,34年间提供果品13000多吨,上缴利润450多万元,成为全省有名的果品综合生产经营先进单位。而依托千亩桃林,韩李人也真正地过上了靠山吃饭的好日子。    

金山成为“幸福山”

沿着朝阳水库的周边,万亩桃园映平湖的美丽景观让人心旷神怡。今天,韩李人不仅将桃园种好,还将山楂、梨树、樱桃等果林种到了花果山北麓,让花果山更加名副其实。

在李正基的儿子、连云港市劳模李传茂的带领下,笔者走进今天的花果山北麓果林。他告诉笔者,韩李村创新推进了“黄桃产业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1000余亩黄桃产业基地和连云港富迪专业水果合作社,辐射带动种植大户50余户。并联合3家水果罐头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制罐厂、纸箱厂等配套企业,形成了种植、加工、包装、出口一条龙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年对外销售罐头近3万吨,纳税1600万元,出口创汇达2000多万美元,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韩李“黄桃之村”享誉全省。

微信图片_20190927103934

今天,在李传茂的带领下,韩李村人不仅将青山变为了“金山”,还打造成为韩李村人共同的“幸福山”。依托万亩桃林优势,韩李村已建成占地2600亩集游乐项目、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韩李乡村休闲旅游区”,并于2015年成功创建江苏三星级乡村休闲旅游区。

从守着荒山受着穷,到开荒山改善环境,到依托青山发家致富,70年,李家三代用自己的选择走出了一条富裕路。如今在韩李村,不仅李家人的生活改善了,村民也依靠一片山林过上了小康新生活。数据显示,目前,韩李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村集体年净收入突破200万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