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做一支犁铧,耕耘在教书与育人的田野。”20年前,刚跨出南京师范大学校门的陈娟,抱着这样的信念,走上了高中教育教学的岗位。
与时俱进 成绩凸显
教学永远是陈娟的主阵地。面对新的形势,陈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并不断与时俱进。她独创的作文教学法,时间短、见效快,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指导学生的习作在《美文》等杂志上发表,有近60名学生在新概念、北大培文杯等作文大赛上获奖。
她教过的学生中考入清华北大的有十几人。每届高三,她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都居市前列。2014届,她做班主任的高三(21)班在高考中全部达本科线,其中有50人达重点本科,连云港市前13名都在这个班。
她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在帮助青年教师共同进步。她结对培养的青年教师一位获得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一位获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一位获得全国“中语杯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她培养的班主任多人次获得省、市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陈娟作为连云港市青联委员,多次送教下乡,2017年在省“名师送培”活动中执教《想北平》,获得好评。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她多次在连云港岗埠小学教授阅读课。
以爱为本 身正为范
她相信身正才能为范。15年的班主任工作锻炼了陈娟,她深知师品的具体内涵,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有一颗爱心。在她班里,后进生所受的关爱,可能比第一名还要多。近年来,独生子女这个群体面对社会、重点中学的压力,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陈娟本着一颗爱心,自学心理学知识,研究学生心理状态,她独创的心理疗法让很多学生走出心理痛苦,避免了休学,顺利完成了学业。
2011级的钱同学,一度出现了自我伤害的行为,陈娟不厌其烦地和她谈话,不断地鼓励她坚持下去,钱同学顺利完成高考,现已工作。前几天钱同学发微信给陈娟老师说:“陈老师,我觉得遇到您很幸运,如果遇到一位只强调学习,不重视学生心理的老师,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来,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远远比学习重要。”
辛勤付出 以校为家
陈娟相信辛勤付出才能换来桃李飘香。当了15年的班主任,她总是早早到校,从没迟到过。往往是晚上到家的时候,年幼的孩子已经入睡;早晨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2011年开始担任年级副主任,协助年级主任,负责教学管理。从考试组织、考后分析,到辅导安排、作业检查,事情是一件接一件。
2018年,她开始担任年级主任,面对巨大的压力,繁复的工作,她咬牙坚持下来,一个年级1200多名学生,80多位老师,事无巨细,她亲力亲为,同事说她真是“以校为家”了。工作20年,10年在高三,连续9年既做年级主任又做班主任,担子都是最重的。每天6点20分离开家,中午在学校看住校生自习,晚上查完宿舍回到家,家人都休息了,常年无休,她觉得亏欠家庭太多。但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走进理想的大学,她就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她的努力,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学校绩效考评,她几乎每次都被评为一等奖。她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名师、市“333工程”骨干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模范班主任、市优秀教育园丁、市“新333工程”教学名师,并多次被评为市高三教学先进工作者。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她工作依然是那么踏实。她说,她愿意做一支勤奋的犁铧,默默耕耘在教育的田野,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