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连云港开发区:扩大全球“朋友圈” 跑出发展“加速度”

【连网】(通讯员  嵇荣生  张苏娅)今年是连云港开发区建区35周年,如今又加入自贸区“朋友圈”,这意味着新机遇、新使命、新担当。“改革再出发,我们要以放眼全球、海纳百川的大格局,世界一流、国际领先的大品质,敢写第一、敢为人先的大气魄,用足政策放大招、擦亮品牌强示范,争当改革先锋、勇站开放排头,全力打造布局最优的创新引领区、体制最活的改革试验区、要素最强的产业集聚区、平台最高的开放示范区。”连云港市委常委、连云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尹哲强表示。

TIM截图20190906114237

迎来发展新“窗口”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江苏等六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连云港与南京、苏州一起成为江苏自贸区三大片区。

8月31日,连云港片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正式扬帆起航片区建设与发展。连云港片区从西向东依次为连云港开发区、连云区、主体港区部分区域,三大区块实施范围共20.27平方公里,其中连云港开发区14.84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TIM截图20190906114331

据悉,连云港开发区已全面启动片区规划提升,重点布局“两区四园”,其中,综合保税区重点打造国内知名的出口型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跨境电商中心,综合服务区重点打造智慧政务区、金融商务区、审批服务区、项目孵化区等板块;中华药港重点构建“3+2+X”产业体系,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千亿级“中华药港”,新能源产业园加快发展风电装备、锂离子动力电池、液化天然气等产业,培育服务全球市场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5G复合材料、氨纶纤维等产业,建成国内高性能纤维产业高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智慧物流成套设备等产业,形成行业领先的装备制造研发生产基地。

共创产业发展未来

国家战略再次垂青连云港,连云港开发区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当下,连云港开发区聚焦“三新一高”主导产业,做强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打造产业发展高地。新医药产业稳健运行,以建设“中华药港”为统领,核心区25万平方米的研发孵化器和6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开工建设,医药展示馆即将建成投用,苏云医疗器械等13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新材料产业快速崛起,慧智光学材料、高驰覆铜板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新清玻纤制品、海水淡化膜、赫尔兹树脂等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加快壮大,中复连众海水风电叶片、维赛结构芯材等一批产业链项目投产,天然气交易平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布局燃气轮机产业园,LNG罐式集装箱、路友再生资源装备制造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TIM截图20190906114200

下一步,连云港开发区将把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产业集聚、动力叠加。着眼全球争抢优质要素,坚持站位全球,打造招商引资最强阵地,创新运用产业链、专业化、社会化等招商引智方式方法,在全球范围争抢优势企业,吸引外来资本、高端人才等优质要素。立足前沿强推产业集聚,聚焦“三新一高”前沿技术、研究孵化、生产销售等上下游领域,扎实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主攻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构建全球产业链纽带、供应链管理中心和价值链结算中心。力争到2021年,新医药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活力体制先行先试

自贸区的核心生命力在于制度创新。在连云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有专人对前来咨询的申请人进行自贸区相关政策解读和登记注册指导,并提供名称申报、身份核验、电子签名、审核发照全过程服务。“8月26日至8月30日,已有8家新设企业落户,这些企业从网上申报到领取执照都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充分体现了市开发区市场准入便利、高效的优势。”该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1566292943707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9月2日,连云港开发区同步举行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企业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政务服务中心和各窗口单位将加快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优化,加快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行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一照一码走天下”等举措,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打造审批最快、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

TIM截图20190906114219

此外,连云港开发区还将构建更加灵活的运营机制、监管模式和政策体系。紧扣贸易便利化,主动对标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从服务配置、服务供给、服务运行管理到服务优化各个环节,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紧盯投资便利化,以投资负面清单为核心,加大金融、人才、土地等领域政策研究,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审慎包容的态度,出台更具吸引力、更大扶持力的优惠政策,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