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三年援藏,除了年假,段玉平都在西藏。时间一长,不少同事都劝他:改则县条件太差了,一时改变不了,不如多申请回内地招商引资,这样的话也可以多多休整身体。
每每听到这样善意的劝告,段玉平不是没有心动过。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支边人,他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着的责任和重担。和改则人民在一起,才是段玉平最想要做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不和大家在一起,就不会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不和大家在一起,就不会知道他们的所需所缺;只有和大家在一起,他们才会知道远在万里之外,有那么多的爱心人士在牵挂着大家。
无论路多么难走,他都坚持亲手送上爱心
“段县长,您每次这么送钱、送物资也太耗时间了,路又这么难走,路上的油钱也不少,直接把钱转给他们不就可以了吗?”改则县政府驾驶员洛桑也心疼这位县长,可是,他并不知道,段玉平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和重担,也不了解,和大家在一起才是段玉平来西藏进改则最想做的事情。
扶贫先扶“智”和“志”。段玉平深刻认识到,改则县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狠抓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调动当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下一代,实现内驱发展。这一天,段玉平驱车230公里,沙土路上开车3个多小时,代表南京斯亚集团全体员工,到古姆乡小学去给25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献爱心。“这一次,除了日常的物资外,我还特意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新华字典》。”段玉平回忆。
三年里,段玉平跑遍县里的9所中小学,收集整理学校的需求和贫困学生的资料,发到内地,争取援助。每次送温暖时,他必定亲自到孩子的家里,和孩子家长见面交流,给他们讲“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我说我是代表党、代表内地同胞来看望他们,关心他们,在藏族同胞纯洁的心灵里,播下‘党就在他们身边’、‘56个民族相亲相爱’的种子。”在段玉平的努力和坚持下,三年来,内地10省区158名爱心人士,捐款48万多元,点对点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08人次,有十多个孩子和内地爱心人士结成“亲戚”,保持电话、微信等日常联系,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命运已经改变。
身体的距离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改则离拉萨还有1100多公里,因为山高路远,与外界接触交流少,不重视教育,孩子们学习生活条件比较差。
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改则县的教育水平快速提升。就在2018年6月,改则县第一完全小学小升初,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三个“史无前例”和“七个第一”。其中,考上内地初中班有36人,人数是全阿里地区七个县第一;受内地爱心人士资助的玉珍小朋友总分全地区第一名。
在这前后转变的过程中,是段玉平一次次用爱心向着改则人民靠近,一次次用行动和话语改变了他们对待教育的观念,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2017年9月24日,段玉平代表内地爱心人士李敏女士,到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改则县先遣乡,看望并帮助边巴拉姆等8名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由于这里地广人稀,牧民又住得很分散,有的还在游牧,所以只能到就近2位学生家里慰问。可是,让段玉平和老师们都没有料想的是,另外的6名孩子家长,有一位竟然骑着摩托车跑了100多公里土路赶到学校,给段玉平献上哈达,而且用开水瓶从家里带来了做好的酥油茶,亲自倒一杯给段玉平喝,以示感激之情。
“那一刻,大家围坐在一起,是高兴也是幸福,我也被这种场景感动了。”段玉平说,这样的感动后来成了段玉平在改则的生活常态:当他走在县城街道上,不时有路过的藏族同胞要和他握手;每次到学校,一进门,就会有一群孩子围上来,拉着他,欢呼雀跃,虽然听不懂藏语,但段玉平能感受他们传递出来的如亲人般的温暖……
在改则期间,段玉平也认领了一个藏族女儿其美卓玛,她没有爸爸,妈妈是残疾,两个妹妹有一个还是智障,其美原来很自卑,学习成绩也不好,段玉平常去学校看她、教育她。两年多来,其美的性格逐渐开朗,学习成绩直线上升。而她回馈给这位“段爸爸”的是在2019年6月刚刚结束的小升初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考上拉萨阿里中学。
临行前,细心的段玉平给其美准备了整整一行李箱的生活用品。
甘当桥梁 让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改则期间,段玉平还实现了一项突破。那就是在当地第一次建立了奖学金制度。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考上内地高中班,2018年7月,段玉平协调争取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6研究所捐资6万元,在改则县中学设立了“杰瑞”励志奖学金,以年级为单位,奖励总分前10名和单科成绩前3名的同学。
700多名初一、初二的学生坐在室内的水泥地上,参加动员大会。此情此景,让段玉平记忆犹新。1987年到1990年,段玉平曾就读于湖南澧县界岭乡中学。那时学校开大会,是坐在露天的操场草地上的,比现在的条件还要差。会上,段玉平跟同学们说:“苦难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要下决心、有恒心、树信心,把书读好,立志走出去,学好本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每次捐赠后,他都发来照片,每当看到孩子们拿到礼物时那一脸幸福的笑容,我们都会深受感动。”南京银行连云港分行副行长王浩说,他们通过段玉平搭设的“桥梁”已连续三年支援帮助改则县了。第一年,他们根据需求,捐赠1.4万元,购买了两台发电机。第二年,在了解到当地冬季长达8个多月,学生的防寒需求特别迫切后,他们向南京银行总行提出申请并获得了专项资金,捐赠7.6万元,用于购买棉衣棉鞋棉袜等物资,而这些都是段玉平亲自带着送到100多公里外的学校,又亲自交到孩子们手里的。
三年中,段玉平联系内地爱心企业,筹资10.8万多元,在改则县中学、一完小分别设立“杰瑞”、“育蕾”两项励志奖学金,去年11月,已有72人次拿到首批29700元奖金;协调南京银行连云港分行等二十多家爱心企业捐赠电脑、打印机、新华字典、羽绒服等爱心物资97万多元,极大地改善了师生们的工作学习条件。
在改则的三年,段玉平把自己当作一扇窗口、一个喇叭,在藏族同胞心里播下“党就在身边”和“56个民族相亲相爱”的种子,把党的关爱和汉藏一家亲的浓浓情意洋溢在羌塘腹地。他坚信,“援藏扶贫工作只要一任接一任地干下去,西藏一定会成为人间奇迹!”无论未来身处何地,海拔4700米的改则,都将是段玉平牵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