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爱国情 奋斗者】听百姓心声,解群众心结 “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梁德金:退休17年调处矛盾纠纷2000多起

【连网】(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王家业) 退休17年,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调处矛盾纠纷2000多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梁德金,继编纂《民间纠纷案例选》之后,近日,汇聚他调解经验的一本十几万字的《老梁说调解》出版发行。

“事大事小,找到老梁就了”

在连云港灌云县,人们常用“事大事小,找到老梁就了”这句话,来赞誉梁德金的调解能力和水平。今年77岁的梁德金家住灌云县伊山镇,“2002年从县司法局退休后,就梦想当一名‘听百姓心声,解群众心结’的人民调解员。”梁德金回忆,家人劝他,你既不是公安局的,又不是法院的,破不了案也断不了案,何必自讨苦吃去操那份心!可是他主意已定,说服了老伴和子女。在县司法局的支持下,他的梦想实现了。

TIM截图20190814114050

(梁德金在写调解笔记)

每起矛盾纠纷,调解过程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梁德金自有办法,“用心、依法、公平调解。”他说。

灌云县某村群众吴某,因纠纷被同村周某打成重伤,梁德金不厌其烦,多方协调,一次又一次做当事人的工作,圆满地解决了这桩已经拖了多年的矛盾纠纷。

在一起子女与继母分割遗产的矛盾纠纷中,他反复讲解《婚姻法》和《继承法》,终使双方达成合法合理的遗产继承协议。

在一起山东省某公司一名销售员在灌云某宾馆死亡事件的调解中,死者亲属认为调解员一定会偏袒当地一方,一度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当梁德金严肃指出当地宾馆的过错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时,取得了死者亲属的信任并积极配合调解,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调解路上的苦与甜

“老梁,快吃饭吧!”“再等会儿。”8月9日中午时分,老伴徐兴霞把热乎乎的饭菜端到伊山镇调委会办公桌上时,梁德金正忙着将一份刚刚调解完的案件材料归档,这样的场景常常上演。

老梁身体不好,高血压、眩晕症、心脏病等多种疾患缠身,口袋里不缺药,他却整天“泡”在基层,奔波于社区小巷和乡间的泥泞小路。他去灌云县临港产业园区处理一起化工公司的工伤纠纷,一直调解到深夜两点;冒雨去南岗乡约谈一对溺亡兄妹的亲属,直到东方露出朝阳……在每一次的调解过程中,都有徐兴霞默默守候的身影,为他准备热水、面汤,提醒他按时服药。

2007年,梁德金因眼疾,在上海先后对右眼做了两次光动力手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对调解工作的初心。2017年9月,他因眼疾又一次到上海做手术。在返回途中接到电话,说有一起刚刚发生的意外死亡重大信访案件,要他领衔参与调处。回到灌云后,他也没顾得上回家休息,第一时间赶到调解室,经过半天紧张的工作,顺利地化解了矛盾。

TIM截图20190814114111

(在梁德金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说起老梁这份出力又没有报酬的“苦差事”,徐兴霞从当初的抱怨、反对,逐渐转为理解和支持。调解的路上有苦也有甜,每当处理完一件纠纷,老两口都会由衷感到高兴。有一次,当事人一方找到老梁家,硬塞给徐大妈2000元钱酬金,被她婉言拒绝,而另一方当事人也在路旁拦住老梁要表示“感谢”,老梁严肃地拒绝了;有一年春节前,在灌云打工的一对四川父子拿到了经调处给付的损害赔偿金,回乡后邮来一包麻辣香肠,老梁费了好大周折,才从模糊的包装袋上辨清地址,又寄了回去……

17年调解心得汇聚成书

在患有严重眼疾的情况下,梁德金编纂了一本4万多字的《民间纠纷案例选》,集婚姻、邻里、医患、劳资等9种类型100余件典型案例,生动具体地阐释了法律法规。他还把自己多年的调解经验写成了一本十几万字的《老梁说调解》,此书近日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四个心”“五部曲”“六字法”为主线,脉络清晰,言简意赅,对调解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调解工具书。

TIM截图20190814114146

(梁德金在聆听当事人讲述)

17年来,在梁德金和同事共同成功调处的2000多起矛盾纠纷中,有1000多起是他单独成功调处的,包括重大疑难纠纷800多起,他因此先后荣获江苏省和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等称号,他所在的伊山镇调委会也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老梁,你年纪大了,该歇歇啦。”不少朋友都这样劝老梁,但他淡然一笑:“干惯了,不干还不带劲呢。”“我肯定得支持他,调解矛盾纠纷不仅是为政府,更是为老百姓,还能预防老年痴呆,不就是吃点苦出点力嘛!”望着摆在壁橱里的一大沓荣誉证书,徐兴霞决心陪老伴在调解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