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南通“硬核”赋能,支撑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连网】新春伊始,南通打响城市和交通建设“开门炮”:2月12日,高铁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等7个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全市今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63.5亿元,占全省份额达12.6%,创历史新高;两天后,总投资额达1197亿元的城市和交通建设推进大会开幕,主攻313个城建和交通工程,并全力推进南通新机场、苏通过江第二通道等预可研重点项目。

“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南通能不能站上新‘风口’扶摇而上,拼的是一股子干劲!”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说,去年南通GDP迈入“8000亿俱乐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今年,南通将坚定扛起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的重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城市服务、交通枢纽三大能级,以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厚积“城载力”,大城崛起后劲十足

“南通城市比以前更有气质了。”今年春节,定居美国加州多年的王思楠回到南通,家乡巨变让他深感震撼,“商圈多、人流大,景区颜值高,公共交通也很方便。老路变靓、新路更宽,立交飞架,阡陌纵横,要是不开导航,我出门肯定迷路!”

从江心沙洲,到陆海域均达8000多平方公里、建城历史千余年的南通,城的范围不断生长。40年前,南通“六桥”以内才算城里人;现如今,“六桥”以外,港闸、通州、开发区都被“请进城里来”。2002年,南通城市发展跳出“六桥”格局,展翅东、南片区,拉开新城建设巨幕。

10年前,距离老城区东南约七八公里外,观音新城崭新的商品房无人问津。南通市民徐通沪2012年在观音新城买下一套房,如今房价翻番,达两万多元,价格比肩老城区黄金地段商品房,周边中央商务区、南通大学城、新区学校、妇幼保健院等商务、教育、医疗配套日趋成熟。

向南,新城发展活力四射;向东,新区开发紧锣密鼓。

2月26日,走马南通中央创新区,科创园一期工程建设紧张有序,沿湖而建的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已完成地下部分施工。宝葫芦型紫琅湖展露迷人风采——湖心碧波潋滟,湖边柳树拂岸,湖面白鹭低翔。2017年,南通在市区崇川区、通州区、开发区交界处画了一个“圈”——打造17平方公里“中央创新区”,大城崛起翻开全新篇章。

“一个无法吸引人才、企业、资本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动力和后劲的。”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说,省委对南通发展提出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定位。如何争当龙头、勇作先锋?唯有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落子中央创新区,正是南通建设创新之都、提升城市能级的‘棋眼’所在。”

距离老城区以东十余公里、紧贴中央创新区,通州区先锋街道近日成为当地焦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址、南通外国语中学几乎同时宣布在此落户。“虽然距离市中心相对远一点,但在建的地铁二号线站点就在家门口,未来肯定是黄金地段!”去年底,市民丁武庆在当地买下一套商品房,如今三甲医院、学校接踵而至,乐得他合不拢嘴。

随着城市能级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惠及普通百姓。1月16日,南通获准承办2019年中国森林旅游节。中国森林旅游节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重大节庆活动,今年首次交由地级市承办。通城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国家级盛会“福利”。

南通何以从国内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南通的优势在于其对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和有力作为!”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司长程红说。

生态环境是城市最为重要的底色之一。但在两年前,南通的底色却沾上了污点——长江饮用水源地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被省“263”专项行动组挂牌督办。“长江及其岸线是南通最可宝贵的自然资源,必须坚决打赢五山及沿江地区修复保护‘翻身仗’。”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吹响了南通沿江生态环境整治的号角。

经两年多整治,一幅山明水秀的生态长卷在南通市区沿江岸线徐徐铺展。五山及沿江地区位于南通主城,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沿江岸线长约14公里。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处于该区域核心位置,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拥有森林绿化近万亩。

生态环境改善,最终受益者是百姓。春节期间,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对外开放,吸引不少市民前往一探究竟。“听说沿江景色大变样!”春节假期,家住南通新城区的陆春霞陪父母去南通植物园、森林公园军山片区等景区游览了一番。“植物园目前免费开放,园里面积很大,景点也不少,尤其代表南通园艺特色的盆景园,简直太棒了。对于今年将举办的森林旅游节非常期待!”

  升级“通行力”,全国枢纽呼之欲出

农历新年前夕,一场关乎长三角未来发展格局的项目评审会在江海交汇处举行。1月28日至30日,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在南通召开南通新机场选址报告评审咨询会。专家组认为,建设南通新机场是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背景下跨江融合发展的需要,是区域民航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需要。

南通交通又一次站上风口浪尖,毅然担起全省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使命。今年初召开的省两会上,“推动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评审会上指出,要把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先导工程,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助力江苏民航强省和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改革开放前,“南不通”是外地人对南通交通状况的调侃。机场“0”座,铁路“0”条,跨江大桥“0”架,沿海港口“0”个;全市公路总里程1581公里,平均每万人仅拥有2.29公里公路;不通公路乡镇79个。

对“通”的渴望,促使南通全面奏响“通江达海”、奋起赶超的时代乐章。1980年,沐浴改革开放春风,长江沿线首个万吨级码头在南通诞生。两年后,南通港获准对外籍船舶开放,当年吞吐量突破500万吨。

敞开开放的大门,南通交通建设快马加鞭,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被记入了历史:1990年,在江苏江北率先实现乡乡通公路;1993年元旦,兴东机场首航成功;1996年,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全线通车;1998年,诞生长江上第一座5万吨级码头;2000年,新长铁路苏北段贯通,江海大地第一次驶入钢铁长龙……

沪通互通

建设上海“北大门”

不仅要“通”,而且要“快”——南通对于交通发展向来不甘于现状。2008年6月30日,苏通大桥通车,将跨越长江的时间压缩至5分钟,南通真正告别“南不通”,迈开接轨融入苏南、上海都市圈的脚步。此后,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如皋港区、洋口港区、吕四港区相继对外开放,海安至洋口港铁路、宁启铁路一期二期开通……改革开放40年,南通已不再是江阻海隔的交通“末梢”,正在向着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新征程阔步前行。

交通建设是经济发展“先行官”。与通勤速度一同驶入快车道的是南通不断追赶超越的经济实力——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2593.1亿元增至2017年的7734.6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由第28位跃至18位;招商引资变招商选资,吸引到账外资超过230亿美元。

潮涌江海,涛声震天。去年以来,南通交通捷报频传:长江中下游内贸集装箱枢纽通海港区开港运营;盐通高铁开工,北沿江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宁通高速改扩建、南通绕城高速、苏通二通道、皋张通道等开展前期工作……今年,全市在交通建设领域端出163.5亿元项目大单,进一步提升交通枢纽能级。

轨道交通开工

江海交汇处,一支巨笔舞动,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蓝图已绘、呼之欲出——高起点布局空铁、江海联运、互联网综合枢纽体系:结合北沿江高铁,建设“轨道上的机场”;推进通州湾10万吨级、20万吨级进港航道等前期工作,将通州湾建设成为江苏出海新通道和江海联动新引擎;建成华东地区重要信息港……一座通江达海、承南启北、连通东西的枢纽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聚能“核动力”,地标产业集群列阵

造船业是南通优势产业,在全球造船业低迷大背景下,南通之所以没有随波浮沉,关键是锁定高质量发展。今年农历新年伊始,南通海事局公布最新数据,去年新造船舶64艘次、276.6万载重吨。新造船数量虽略有下降,但载重吨数据逆势上升,较2017年增长8.91%,船舶海工喜现回暖迹象。

质量之高,首先体现在项目之大。“‘发展枢纽经济,建设经济枢纽’,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核心,南通必须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招引、培育一批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巨人型’项目,打造地标性产业集群。”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说。

放眼南通,沿江沿海重大项目如巨人列阵。千亿级中天钢铁落子通州湾,将建设千万吨级精品钢生产基地;总投资200亿元的豪华邮轮制造及配套产业园项目落户海门,将生产我国首艘豪华邮轮,有望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去年南通共有41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今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左右。”南通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南通在项目供地、技术改造等多方面向工业企业发放“政策红包”,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十三五”末,形成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企业2家,200亿元至500亿元企业2家,100亿元至200亿元企业10家以上,5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30家以上。

“淘宝、天猫等来自全国的海量网购数据即将在南通交汇。”位于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在加紧施工,项目负责人陈戈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80亿元,计划5月部分投入使用,今年将承担阿里巴巴“双11”活动在华东地区的云计算任务,同时为南通打造千亿级大数据产业“航母”装备核心战力。

高质量,更体现于产业之“新”。“南通不仅多大项目,而且大项目主要集中于‘3+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南通市工信局局长王凯介绍,所谓“3+3”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个“3”指高端纺织、船舶海工和电子信息三大重点支柱产业,第二个“3”指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重点新兴产业。目前,全市“3+3”产业企业数量约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48%,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60%。

扬帆“新”蓝海,离不开政策护航。南通通信产品、集成电路封测、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等四大主导板块产业产值已超2000亿元。去年,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其中,设立1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高精尖项目在当地落户。到2025年,南通目标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南通智造”吸引全球眼球

创新开放

“完善的城市功能、发达的交通体系、良好的产业基础,三大能级不断提升、叠加,产生乘数效应,助推枢纽经济持续发力,最终形成经济枢纽!”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信心满满地说,到2020年,南通可形成经济枢纽雏形,主要体现为“四个度”:经济密度,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00亿元;创新浓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接近3%,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500家;民生温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1万元,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完成;生态建设满意度,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和城乡黑臭水体,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贲腾 徐超 陈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