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转盘式拨号到智能化触屏 电话机变迁见证生活“步步高”

【连网】张玉顺换新电话后拍照留念

张玉顺换新电话后拍照留念

昨天,扬州市文昌花园社区的张玉顺向居民展示了他22年前在家打电话的老照片,引发了大家的集体回忆。今年58岁的张玉顺早在1990年就安装了第一部电话,5年后搬家又安装了一次,10多年前第三次安装,家用电话机也从拨盘式、按键式换成了现在的智能化,同时还经历了扬州电话号码的两次升级,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从前接电话要到居委会

    “刘大个子”就像人工传呼台

张玉顺出生在洼字前街,因为父亲在居委会工作,他有关电话的最早记忆,是负责“传呼”的刘大个子。

据张玉顺介绍,他工作之前,打电话都是到洼字前街居委会,那里有一部“公用电话”,电话机用木盒将键盘锁着,防止有人偷打,钥匙由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刘大个子保管,附近居民需要打电话,每次都要先付电话费,然后才能打。

刘大个子的主要任务是喊人,如有人打电话进来找某某居民,他就立即在居委会门前高呼“某某,电话”,某某立即赶来接听。24小时住在居委会的刘大个子就如同一个人工传呼台。

    1990年安装首部电话机

    申请后排队近半年才安装到位

张玉顺一直在何园工作,开始负责绿化、后勤等,后来进何园拍摄影视剧的多起来,他又负责接待,正因为此,1989年,他的小家庭从洼字前街搬进了何园职工宿舍后,安装一部电话迫在眉睫。次年,他家安装了第一步电话,号码是229353。

张玉顺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安装电话的人家也逐渐增多。1989年底,他去申请时,虽然单位出面协调,初装费优惠了大约1000元,但由于安装的家庭多,还是需要排队等待,因此直到第二年4月,他家的电话才安装到位。

当时使用的都是拨盘式电话机,但追求新奇的张玉顺还是选用了一部与其他人家不同的电话机,这部电话机可以储存电话号码,手动小转盘转卷纸即可找到号码。张玉顺说,自从安装了电话后,单位同事常常晚上去他家打电话,因此,单位每月还给他一些补贴。

张玉顺家使用过的电话机

张玉顺家使用过的电话机

    1995年装第二部电话

    全家人在新电话机旁拍照留念

张玉顺1995年国庆节前后搬迁到位于四望亭路的桃园新村,家里也换了新的电话机。他保存至今有3张在电话机旁的老照片,主角分别是他、妻子及儿子,而他自己还特地手持电话“摆拍”。“那时家里有部电话还是很时髦的,拍照片也有点‘显摆’的意思。”张玉顺说。

在桃园新村,张玉顺家还是使用拨盘式电话机。直到本世纪初,张玉顺花120多元购买了一部“步步高”按键式电话机,这部电话功能多了,有来电显示、回拨功能等。

10多年前,张玉顺家又搬到文昌花园,有朋友送给他一部江都产的“变色龙”按键式电话机,最“时尚”的是按键部位的外壳可根据季节来更换,貌似现在的手机贴膜。

    收藏两张纪念封

    见证扬州电话号码两次升级

爱好收藏的张玉顺不但将自家用过的电话机收藏起来,还珍藏了扬州电话号码升级到7位的两张纪念封。

纪念封封面上,有时任扬州市市长的施国兴的题词“加快通信发展 振兴扬州经济”;封底写着:“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日零时扬州电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扬州安装电话的家庭数量猛增,电话号码需要升级。那时,张玉顺已经搬到了桃园新村,他家的号码是7338868;2007年8月8日,扬州电话号码又升级到了8位。

如今,张玉顺使用的电话机是智能化的,触屏且可移动接听。他说,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家用电话使用率已经较低了,但从家庭电话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40年,扬州居民的生活质量确实“步步高”。   通讯员 陈桂香 

记  者 刘峰生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