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打响全国县级农垦改革“第一炮”——探访“海门粮仓”江心沙农场

【连网】六月的江苏海门江心沙,正是三夏大忙时节,农场职工们驾驶着收割机、插秧机等,穿梭在宽广的田野上,收获着丰收的喜悦,播种下新的希望。

image002.jpg

(江心沙农场夏收场景)

与农业丰收结伴而至的是,农场领导从省里捧回了一块沉甸甸的奖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全省农垦系统18家农场中唯有江心沙获此殊荣。而获奖的缘由是:江心沙农场与海门市通力合作,打响了全国县级农垦改革的“第一炮”!它已被作为全国农垦改革典型,上报国家深改组。

  全国农垦改革的“一面旗”

走进江心沙农场场部看到,办公楼前挂着三块新牌子:“中共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有限公司委员会”“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有限公司”和“海门市江心沙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农场纪委副书记、党委办主任包红星介绍,按照中央指导意见,县级农垦改革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农场企业化,二是农场社会事业管理属地化,这三块牌子就反映了两大改革的成果。

去年9月23日,海门市政府在江心沙举行了农场社区管委会揭牌仪式,这在江心沙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农场社会事业管理属地化改革瓜熟蒂落。此前的6月26日,海门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营江心沙农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把中央关于农垦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地落实。

参加揭牌仪式的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彭剑良表示:以县级党委政府的名义出台推进农场整体改革的方案,这在全国是首家。海门是全国农垦改革的一面旗帜!

image004.jpg

(耕耘)

农垦人都知道:农垦改革有多么艰难,而社会事业属地化又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同类农场中,已做到的寥寥无几;在江苏省内,唯江心沙一家。

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农垦系统普遍存在“农场办社会”现象,财力不堪重负,江心沙农场就曾欠下5000万元银行债务。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就农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和省里都出台文件推进,但由于历史包袱太重,各地进展缓慢。农场党委和海门市委却一致提出:再难也要改!

从去年初起,农场班子成员先后4次前往已移交地方的原常阴沙、如东等农场调研,为实施改革作准备;在农场内部开展了“我为农场改革发展献一策”活动,广泛凝聚智慧和共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先后7次向海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利用党代会、人代会等一切机会宣传,争取地方领导和部门支持。海门市政府为此先后召开了2次市长办公会议、6次专题会议,细化改革内容,完善改革方案。去年 6月,文件终于经海门市委常委会拍板敲定。

  与时俱进的垦地“鱼水情”

“江心沙农场的改革之所以顺利,得益于海门市领导卓越的大局观,也得益于垦地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许嘉宁深有感慨。

1952年,江苏农垦“屯垦戍边”起始于海门三厂,后来军垦农场变为国营农场,农垦与地方亲密无间的鱼水之情一直延续至今。2002年,海门市政府和江心沙农场签订合作协议:江心沙为海门开发区项目建设提供土地;海门将江心沙纳入开发区统一规划,并为其提供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

image006.jpg

(崛起的招商重工码头)

从此,双方进入“融入融合,互利合作”的蜜月期。招商局重工、中远船务、海新重工等一批重量级企业在江心沙的土地上崛起;苏州路、香港路、扬子江路等一批高标准公路及一系列配套设施等在江心沙相继建成;农场搬迁职工的“五险”缴费和每月生活补贴都由市财政承担,开发区还从工业税收中拿出部分补贴农场……农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银行债务也在2012年全部还清。

image008.jpg

垦地双方从合作中尝到了甜头,因而尽管改革面临巨大困难,但双方始终合力攻坚,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许嘉宁给算了一笔账,社会管理属地化以后,农场每年可减少支出约2000万元。其中社区管理实行“内部分开,管办分离,授权委托,购买服务”后,改由市政府委托农场管理,经费由市财政承担,每年可为农场节支上千万元。另一笔较大费用是农场退休人员超比例医保费,按政策规定年限,由市财政分8年承担5000多万元,由此农场年均节支达600多万元。

从表面看,农场改革让地方吃亏了,但海门市领导可没有这种狭隘眼光,他们心中有一把“大算盘”。海门市委书记陈勇指出:海门和江心沙农场是命运共同体,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必须大力支持农场改革。双方在发展目标上要融合,在发展规划上要融合,在社会公共服务上要融合,在民生实事上要融合。

“四个融合”掷地有声,垦地之间的“鱼水情”浓上加浓,互利共赢的垦地合作由此开启新的篇章。

  日新月异的田园“都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驱车进入农场,处处可见新景物、新气象。横贯农场的场兴路已整修一新,不见了往日的破损和扬尘;道旁的团结河也不见了堤岸坍塌、杂草丛生,河两侧有了生态护岸,水体清澈,鱼翔浅底;接近场部,新建的农贸市场赫然映入眼帘……看起来都是那么美、那么舒服。

包红星说,这些变化大多是在农场改革后,利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去做的。去年农场用于民生事业的主要费用为:修路300万,与开发区配套建农贸市场300万,环境整治200万,居民健身广场100多万,区域安防100多万,等等。近几年中,改善最大的还有职工的居住条件。目前农场5000多户居民中,已有2800多户从破旧的老房子搬进了高标准安置小区,安置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今年5月又开工了16万平方米。

走进到农场集中安置小区立新小区,这里一幢幢居民楼整齐排列,环境整洁,绿荫环绕,和城里的居民区别无二致。小区南侧新建的健身广场内,各种健身设施和塑胶跑道“高端大气上档次”。

image010.jpg

(农场立新小区)

入住小区不久的农场退休职工陆菊平介绍,他家三代人原先住在3间上世纪60年代建的老公房里,每间20平方米,房子低矮潮湿,十分简陋。搬迁后,他和儿子家拿到2套房,总面积有250多平方米,还有两个车库,一共才花了近28万元。如今,他和老伴每月都有退休工资;儿子、媳妇每月各有500元左右的失地生活补贴,同时在开发区打工还有不错的收入,生活过得美滋滋的。

同住一幢楼的范立本老人家有2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给外来打工者。老两口除退休工资外,每月还有1000元租金收入。随着来农场区域内企业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像范立本那样每月获得租金的居民还有不少。

走出立新小区,只见东侧的立新河已被打造成景观河,河旁有崭新的安全护栏、人行步道及路灯等配套设施。从这里走过的一位居民说,每天夜晚,这条河边和健身广场都有很多人来散步、游玩,既有本小区的,也有附近几个居民点的人。

徜徉于农场各个区域,宽广的田野与现代化的工业区、居民区相映生辉,俨然是一个田园里的美丽都市。(陈松)

来源: 编辑:褚怡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