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奋斗40年,“镇江恒顺”变身“中国醋王”

【连网】  

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与一个民族的复兴之道,竟是如此契合:

——1840年,中华民族在多灾多难中开启了现代化的艰难探索。经过血与火的洗礼,1978年,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扬帆启航,在世界舞台上彰显力量,绽放光芒。

——1840年,一家叫恒顺的醋坊诞生于江南小城镇江。一路披荆斩棘,怀揣着“恒顺众生”的初心不变。1978年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恒顺先后完成了规模化、品牌化、资本化和现代化的四次飞跃,成为中国当下最大醋企,领跑世界醋业。

这是值得铭记的四十年;这是见证辉煌的四十年;这是不懈圆梦的四十年。行百里者半九十,每个发展历程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实现的。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40年来,“百年恒顺”艰辛历程的背后,定格的是一代又一代恒顺人始终如一砥砺前行的身影;见证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丰功伟绩。

规模化成长:

从“千吨作坊”到“万吨大厂”

1978年冬天,东风劲吹。

“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号召,很快吹到了江南,吹进了位于镇江市大西路的国营镇江恒顺酱醋厂。

这家经过“文革”冲击的百年老厂,终于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年产1千吨的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异地建厂、扩大产能,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1979年,由商业部直接拨款60万元的2000吨香醋生产大楼项目,在劳动路(现镇江市中山西路)新厂区破土动工。这是恒顺生产食醋130年来兴建的第一幢生产大楼,上下3层,建筑面积为2855平方米,三年后全面投入生产,食醋产量突破3000吨,缓解了镇江香醋多年来供不应求的矛盾。1986年、1988年,恒顺先后又建起3000吨、4500吨香醋大楼;1989年,从意大利西蒙纳斯公司引进行业内第一条全自动灌装线,投产后效率提高10多倍,从此,恒顺手工灌装历史宣告结束。1990年,由恒顺自主设计的中国食醋行业第一台翻醅机研制成功,香醋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填补了我国固态发酵酿醋工艺机械的空白,获得国家贸易部颁发的科技进步奖。

党的十三大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国家积极倡导下,集团化发展成为国企改革的“下一站目标”。

1987年,在市政府直接指导下,由恒顺酱醋厂发起,以金山牌镇江香醋、罐头酱菜等名牌优质产品为龙头,以恒顺厂现有联产、联销和粮食、果蔬原料基地、科研单位为骨干,以各地特约经销单位为窗口,特邀财、税、银、铁、公、水等单位参加,共48个单位组建“镇江恒顺企业集团”。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建,1988年7月29日,“恒顺企业集团(镇江)”正式成立,其中生产和销售单位各15家,特邀和协作单位各9家。

经过内部扩产和外部整合,1990年,恒顺产能首次突破1万吨,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此后,产能从1万吨,到10万吨、20万吨、30万不断跃升,中国最大醋企的名头,恒顺一直保留至今。

品牌化突破:

从“城市名片”到“中国驰名”

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指引下,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黄金期,举国上下呈现出一派重技术、重科研、重现代管理的良好势头。对于企业来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打造知名品牌,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热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6年,“亚洲一流、二十年不落后”的恒顺4万吨香醋技改工程启动。这是恒顺历史上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项工程,投资高达1.5亿元。投入使用后,提高了4%的淀粉利用率,全年节约粮食20万公斤,节约用水3.3万吨,酒醅质量提高近一个百分点。

早在1979年,恒顺就率先在同行业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1999年再次引进并推行国际通用的ISO9002质量体系,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1998年,恒顺香醋、酱菜被评为绿色食品,被人民大会堂指定为国宴专用产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傍名牌”“仿名牌”的邪风四处蔓延,恒顺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

1993年,恒顺成立打假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奔赴各地,配合当地工商、技监、公安等部门,依法打击假冒产品,净化市场,保护企业权益。1994年2月,恒顺首宗安徽侵犯“金山”牌商标专用权一案胜诉。

在打假的同时,恒顺的商标意识开始觉醒。1999年,恒顺集团委托镇江市商标事务所进行恒顺商标全类注册,投入8万多元在42个大类的500余个类似群上申请恒顺注册商标。当年12月份,恒顺商标(醋)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镇江唯一一件中国驰名商标。

十年后,恒顺又打赢了“韩国人恶意抢注镇江香醋商标”案和秘鲁抢注恒顺商标两场国际侵权案,不仅开创了我国利用国际合作机制解决商标纠纷的先河,更为恒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探索了新路。

资本化扩张:

从传统国企到“行业首股”

2000年世纪之交,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企业上市成为那个时代“主打歌”。

面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机遇,2000年,通过投资、收购和重组,恒顺与镇江另一大醋企——恒丰酱醋实现了“强强联合”,为上市扫清了障碍。

2001年2月6日,恒顺4000万A股股票在上证所发行上市,恒顺醋业成为中国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上市为恒顺募集了2.84亿元的资金。

股票上市后,恒顺开启了“走出去”发展历程:2002年在苏北沭阳地新建万吨酱油项目;随后,以2000万元控股山西第三大制醋企业,成立山西老陈醋公司;挺近大别山并购成立了安徽调味品公司,在重庆云阳设立调味品公司,又与新疆伊犁康达粮油集团达成“西进”战略……恒顺还将目光聚焦到了海外市场,成立恒顺国贸公司。2003年,恒顺产品已供应我国驻外200多个使领馆,落户中国南极考察站,并远销东南亚、北美、欧洲、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壮大主业的同时,恒顺充分利用上市募集资金,积极向食醋上下游产业延伸,进一步拓展到醋的保健产品的研制和醋糟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

到2010年、恒顺隆重举办170周年建厂大庆之时,集团旗下已经形成了9家调味品企业,13家配套企业,5家生物制药企业,1家IT的现代化企业规模,并首次将经营领域拓展到了房地产、制药、商贸等全新领域,初步构筑起了“一二三”产业并举、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框架。

恒顺院士工作站

现代化起跑:

从区域标杆到放眼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更吹响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

新时代新使命,赋予了新的发展命题,更加需要新的时代担当!

此时的恒顺,正迎来历史上另一段全新发展期——经历三次厂区搬迁,恒顺搬至丹徒新城工业园区,建成了占地1200亩的现代化恒顺工业园,生产规模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3000吨,发展壮大为3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食醋酿造基地……

光鲜的成绩背后,依然隐藏着巨大的转型压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新的恒顺集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五转型”战略,力争用三至四年时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主营利税、上市公司市值翻番,打造一个“升级版”的新恒顺。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企业整合、资产剥离,由多元并进向聚焦主业升级。2014年,恒顺在调味品领域快速扩张的同时,对集团旗下非主营行业投资开展大刀阔斧的企业整合和资产剥离,短短一年时间就关停并转了20多家子公司。

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差异化产品推进战略;新建5万吨料酒(黄酒)项目,积极拓展料酒品类,破解市场营销瓶颈问题。做深关联产品,在传统调味品的基础上进军大健康产业,蜂蜜醋、苹果醋、香妃醋……集团先后开发了发酵型、药食同源、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产品。目前,恒顺主营调味品已形成色醋、白醋、料酒、酱类、酱油、麻油、酱菜等七大品类系列产品,不仅是国内最大醋企,料酒生产和销售也进入全国前三名。

推动技术转型升级。2017年,恒顺投入1.2亿元资金引进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德国全自动高端醋灌装线,成为行业内首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恒顺还投资1亿元建成了占地30亩的研发综合大楼,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偲院士合作建成了院士工作站,创成国家级研发中心;倡导发起成立中国食醋产业联盟,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和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推动体制和机制转型升级。全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实施管理系统化再造工程,成立恒顺商学院,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了行业管理领先。

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品牌化经营、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目标。2014年,成功实施恒顺醋业上市公司主板市场定向增发募集6个多亿资金。2017年,集团子公司恒达包装成功登陆“新三板”,不仅为未来企业跨越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恒顺集团聚焦主业、整合资源、实现主业和辅业共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截至2017年,恒顺集团营业收入从五年前的7.2亿增加到18.87亿,实现了翻番;利润由1000万增加到1.05个亿,特别是主营利润首次突破2亿元;税收由0.9亿增加到1.72亿;上市公司市值由15个亿增加到60多个亿,实现了翻两番;职工人均收入由3万多元增加到近6万元,增长了接近一倍。在2017年7月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的年度行业百强企业排名中,恒顺食醋生产和销售稳居国内第一,拉大了与第二位制醋企业的距离——“五转型”目标任务基本实现,让这家百年老企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全新平台。

红文化铸魂:

从坚实基础到品牌引领

2016年12月5日,时任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现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视察恒顺党建工作,对恒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务业务“两手抓两手硬”、向党建要生产力的做法印象深刻。此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纷至沓来,参观学习交流。

作为国企,党建这个传家宝,恒顺一直紧抓不放。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名党员必须佩戴党徽上班,技术攻关、苦脏累工种倡导党员走在群众前面……类似规定已内化为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企业文化内涵的核心元素,成为恒顺的鲜明特色。

早在1995年,恒顺就推行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2001年,中组部授予恒顺集团党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7月,荣获镇江市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7年11月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殊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恒顺集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出了“红绿黄”三色家文化党建品牌,把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企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党建“三色”家文化案例先后被人民网、共产党员网、《中国组织人事报》《新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结束语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有求索,有艰辛;有泪水,有欢笑。一路走来,恒顺人深知,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迈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唯有持续奋斗,才能迎来一个又一个辉煌。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创新的锐气、奋斗的初心,永远都不能改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拥抱新时代、武装新思想,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恒顺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将改革进行到底,将创新推向新高,努力实现百年品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球醋业扬帆启航。(王娜 赵昳 包琴 王鹏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