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最美退役军人卢干景:调解一线“拼命三郎” 满腔为民化干戈

【连网】□ 伏广进  宋芹

在连云港赣榆区,有这样一位调解高手,无论遇到怎样重大和疑难的纠纷,他总会想方设法帮人们打开“心结”,被大家称为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娘家人”,调解战线上的“拼命三郎”。他就是赣榆区司法局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卢干景。

TIM截图20190201105228

化怒气为和气、化干戈为玉帛。他说,这是他的本职工作,而群众却说,他就是有这样特殊的本事。2000年,部队转业的卢干景回到家乡开始从事人民调解的指导和管理工作。19年来,他走遍全区15个镇469个村(社区),成功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512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 3000多万元。卢干景用执着奉献感动了一座城,先后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苏最美基层干部”“江苏省防激化先进个人”“连云港市道德模范”“连云港市最美人民调解员”等50多项荣誉称号;被省司法厅记二等功一次,三次荣立三等功。

转业新岗练技能

勇做调解一线“拼命三郎”

1981年10月,卢干景参军入伍,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副团职军官。长期戍守在大西北的戈壁沙漠,他敬岗爱武,苦练作战本领,多次受到记功嘉奖。2000年10月,他从部队转业到赣榆县司法局任副局长。

TIM截图20190201105244

“没有过硬的法律素质就无法胜任人民调解工作,练就过硬的调解能力不仅是调解工作的前提,也是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为了干好人民调解这份崭新的工作,卢干景潜心钻研调解技巧和方法,并在长期的调解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心中有数,手中有本,调解有方,言行有情,效果有成”的“五有调解工作法”。

2015年3月,卢干景参与调解的一宗山荒地承包纠纷,在当地被干群传为佳话。某镇村民于某早在1999年就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期20年,面积近30亩。2011年,趁于某农闲外出打工不在家,村委会以于某不能按期交纳承包费为由单方终止合同,又将此地转包给了张某。三方矛盾不断激化,经历了20余次公安出警,官司一直打到市中院仍未消停。在这期间,因客观情况判决无法实际履行到位,承包双方还因此事多次发生肢体冲突。

卢干景得知情况后,与调解员陈昊明、焦新华一起,在于某、张某和村委会之间来回沟通协调。一回回、一次次,可谓是风雨兼程,锲而不舍。

一个暴风雨交加的下午,卢干景乘车去承包现场,来到目的地,却被山上冲下的一股浊流阻断道路。只见他二话没说,卷起裤腿穿上雨衣冲进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4里,2个多小时后才赶到当事人住处。望着满身泥泞的卢干景,大家的眼眶湿润了,他们被卢干景的真诚和执着感动,双方最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于某也得到了满意补偿。

TIM截图20190201105044

像这样调解成功的案例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卢干景的“铁齿铜牙”下,记不清有多少反目的夫妻破镜重圆,多少成仇的冤家握手言和,多少极易引发民转刑案件的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每当调解成功,看到当事人心平气和离开的时候,总觉得心底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快乐。”卢干景欣慰地说。

如今,他已不再年轻,岁月的蹉跎在他的脸庞留下深深的印记,但是脸庞的笑容却依然那么清晰真切,工作依然那么严谨执着,只要群众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全力以赴。遇到紧急情况更是冲锋陷阵……

潜心研磨新技巧

打造为民调解“赣榆模式”

干调解,就得会“攻心”。卢干景常说:法律就像钢针,任何人不可逾越,情就像手中的线,调解员需要用它们缝缝连连,化解矛盾。

某村村民王老汉不慎摔倒在地,致右侧胸部疼痛,到区某民营医院就诊,医生经CT等检查未见病变,于是以软组织受伤收治。王老汉出院后仍感右肋疼痛,经复诊却被诊断为肋骨骨折。完全不同的诊断结果,让王老汉和家人非常意外和生气。在讨说法的时候,院方与患者发生了激烈争执。卢干景闻讯,立即介入调查,在了解基本案情之后,进行认真细致地取证论证工作,还专门召开了医学专家咨询会,对王老汉的前后诊治过程、方案以及用药等进行详细分析和科学研判。最终,认定过错在该民营医院,应负全部责任。

TIM截图20190201105210

调解中,王老汉淳朴厚道,不漫天要价,也没有对院方漏诊行为过于指责。可院方却忌惮社会不良影响,拒不承认过失。卢干景对院方代表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并触动了院方代表,最后双方圆满达成调解协议。望着医患双方握手言和,如释重负的卢干景欣慰地笑了。

“他做调解工作,始终将我们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有他在,我们放心。”这是当事人对卢干景的一致评价。“老卢干调解,讲技巧、讲思路!”区卫计委张传通科长回忆道,“他善于沟通,善于观察,能通过细微的视角,精准掌控争议的焦点,及时突破瓶颈、化解矛盾。像这样的医疗纠纷他处理得太多,成功率达到90%以上,令人佩服!”

为了让辖区人民享受更好的调解服务,卢干景在工作上也不断改进、创新。他带领同事跑遍了全区大小村庄,帮助指导镇、村、企业、学校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534个,形成了为民调解工作赣榆全区“一盘棋”的调解网络。他更创新搭建“369”合纵连横调解新平台,在全区15个镇和区级机关单位挑选离职干部,组建了一支意志坚定、团结奋战、能打硬仗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

如今,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就有卢干景率领的这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在一线调解的身影,专职调解员们用丰富的基层经历和专业的调解方法,诠释着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搭建四级联动平台

助力跨省矛盾纠纷解决

“要把发现纠纷、解决矛盾作为人民调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贴近民心、获得信任。”卢干景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TIM截图20190201105103

赣榆与山东山连山、地连边、水相通,调解的矛盾纠纷案件经常涉及山东地区的群众。有一年年底,5个山东农民工来上访,说位于赣榆某镇的一家企业拖欠他们20多万元工资。了解情况后,卢干景发现问题很复杂,企业把工程整体发包给一家济南公司,该公司老板在家乡找了这5个工人干活,完工以后却不给钱。更棘手的是:这5个人既没跟公司签劳动合同,也不能证明雇佣关系……

怎么办?一想到5个人在大冷天凑钱来赣榆的辛酸,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怀着一颗爱心、带着一股韧劲去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卢干景在冰天雪地中跑了一趟又一趟工地,动员所有知情工友出面证明,并跟公司代表义正词严地交涉了许多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卢干景赶在春节前把要回的工资款亲手交到他们手上时,5个汉子感动得泣不成声,纷纷要给卢干景跪下表示感谢,被卢干景连忙扶起。

TIM截图20190201105121

虽然事情一波三折,最终圆满得以解决,但卢干景的心情却很沉重,久久不能平静。“没有边界的和谐,就没有辖区的稳定!”为此,卢干景调研分析边界地区矛盾纠纷的特点规律,坚持“平等协商、相互协作、积极防控、联调互动”原则,率先提出“省际邻边地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社区矫正协防联管、普法宣传资源共享、法律服务共同协作、法律援助相互支援、队伍建设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通过搭建跨省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平台,建立工作对接机制, 他圆满解决了170多起跨界民事纠纷,并赢得邻边的山东县区高度认可和联合实施。

19年来,卢干景走遍了赣榆的所有村庄,用苦口婆心,换来了千家乐、万家欢。他调解的1500余件案件,事事有根据,桩桩有结果,件件有回音。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巷尾院落,总能见到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身影。公正严明、一心为民的形象也深深烙在群众心中。

“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矛盾不化解,纠纷不平息,就一刻也不能停歇。”卢干景坚定地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