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种豆不为得豆 连云港灌云农民黄豆地里刨“金”

【连网】 (通讯员 夏兴俭)眼下,正值秋收农忙,水稻、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迎来收获的季节。在连云港灌云县,很多农户收割了叶子尚青的黄豆后,并不急于脱粒,而是将豆秸堆在路边。据他们说,这样的黄豆亩产不过30斤,是正常单产的近十分之一。可是,这样的产量并没有让他们沮丧,相反,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TIM截图20181023102838

▲一筐筐入蛰豆丹让村民喜笑颜开

“大豆产量低,说明结荚少;结荚少,说明‘虫害’严重;‘虫害’严重就意味着丰收。”侍庄街道侍圩村的连云港闲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着百亩连片设施养殖基地,看着笔者满脸的不解,负责基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朱亚说,这里是远近有名的豆丹文化产业园,占地约200亩,公司105个豆丹养殖大棚在收获了夏季豆青虫后,基地的农民工正在用铁叉翻土,一是刨入蛰豆丹,二是为来年种豆做准备。

基地年逾六旬的生产队长徐景春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说,入蛰豆丹做菜更有香味,是秋冬季“灌云豆丹”食材的主要来源。这里一个大棚约有8分地,除了留豆丹种的几个大棚,其他的大棚里近来都在有序收割黄豆,洒水泡软土地后,就要抓紧翻地刨豆丹。一个大棚可收获50斤左右的入蛰豆丹,按每斤时价120~130元计算,亩均就有万元左右的效益。

TIM截图20181023102800

▲村民在豆丹棚里刨挖入蛰豆丹

“种大豆一亩,收成不过千元;一道豆丹美食,却能卖到上千元;豆丹养殖亩均收入更是过万元。”该公司技术顾问、淮海工学院教师夏振强告诉笔者,种豆不为得豆,这种华丽转身源于对豆丹的不同定位,以前种豆是为了得豆,现在种豆是为了养虫。

灌云县的豆丹养殖得益于大豆种植传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灌云是国内有名的大豆之乡,种植面积一度达到80万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05年降到12万亩,现在约有3万亩。灌云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今年豆丹养殖面积约16000亩,其中,大小弓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养殖(人工)面积和露天养殖各5000亩,县境外养殖6000亩,总面积比往年扩大20%左右。按人工养殖亩产150斤、自然养殖亩产120斤,市场均价100~120元计算,豆青虫亩均效益在万元以上,收益是传统大豆种植的数倍,更比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种植要可观得多。

TIM截图20181023102815

▲刚从地里挖出来的金黄色入蛰豆丹

曾五上央视的“三星大酒店”总经理兼总厨师长陈光山是“灌云豆丹”菜肴的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介绍,近年来,凭借旅游餐饮的带动,灌云豆丹已经形成了养殖、销售、加工一体的产业链,带动数万人就业,小豆丹真正成了富民大产业。

为推动豆丹产业做大做强,灌云县采取一系列举措,从资金引导、技术引领、品牌打造上给予扶持。在今年初“灌云豆丹”成功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的基础上,联合国内权威机构制定《豆丹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成为江苏省首个豆丹养殖行业标准。现在灌云县形成了全国最大豆丹交易集散地,年销售额近10亿元。

相关新闻